新型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建设的目标与内容——作为组织系统的社会科学研究机构建设
[Abstract]:The goal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ion should be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in "understanding the world, inheriting civilization, innovating theory, educating people and serving the society". Its role and entity are the birthplace of the soft power of the country (region), the "think tank" of the Party and the government, the "think-tank" and the strong position of Marxism; Its organization operation level is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efficient operation. Its construction contents include promoting openness, actively absorbing material, energy and information from other systems, encouraging innovation, keeping the system away from equilibrium, giving full play to nonlinear interaction; Make self-organization and be organized organically combine, make use of fluctuation effectively.
【作者单位】: 西藏社科院科研处;《西藏研究》(汉文版);
【分类号】:C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陈豫眉 ,陈友军;高校科研系统的自组织条件探讨[J];理工高教研究;2004年05期
2 侯经川,赵蓉英,邱均平;国外思想库的四大制度保障[J];中国信息导报;2003年08期
3 秦书生;泛化的与本意的'自组织'"质疑———与黄永军、姜璐商榷[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11期
4 黄永军,姜璐;泛化的与本意的“自组织”[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03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戴琮;中国思想库的现状、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探讨[D];厦门大学;2005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楼园,韩福荣;从自组织方法论角度看企业仿生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2 周玉文,刘兴坡;污水流量序列关联维数的计算[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3 刘振;发展循环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自组织超循环运行机理透视[J];节能与环保;2004年08期
4 彭正新,李传昭,李华;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分形管理模式的研究[J];商业研究;2002年19期
5 陈凤琴;期货行业协会法律规制研究[J];商业研究;2003年08期
6 邓小健;赵艳萍;;基于自组织理论的虚拟企业组织模式研究[J];商业研究;2006年06期
7 陈大伟;校本培训:走向自组织——校本培训动力研究[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9期
8 许志红;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学校自主办学[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9 魏仁兴,杨长福;复杂性思维解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李永彩;袁咏红;;原子化的农民自组织能力的缺失与再生[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汤雪梅;;Web2.0的自组织特性研究[A];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论坛·2007——中国新闻业发展现状与趋势论文集[C];2007年
2 高蓝;;城市空间发展的复杂性与生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君;纯物质凝固过程枝晶生长现象的研究和模拟[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2 何见得;人才资源开发有效对策基础理论研究[D];河海大学;2002年
3 吴涛;集成供应链运作与物流管理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4 彭正新;中国国有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5 张勇强;城市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深圳为例[D];东南大学;2003年
6 郑刚;基于TIM视角的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各要素全面协同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郭元林;复杂性科学知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8 叶金国;技术创新与产业系统的自组织演化及演化混沌[D];天津大学;2004年
9 苗素莲;中国大学组织特性历史演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张涛;高科技企业竞争风险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孝成;中关村科技园区发展机制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2 姜晓昱;建立我国技术引进良性循环的研究[D];广西大学;2003年
3 董葆茗;我国公司制企业内部利益协调机制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3年
4 赵庆贤;基于分形与混沌的煤自燃参数及状态预报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03年
5 郭德洪;成渝地区中小物流企业经营战略研究[D];重庆大学;2003年
6 李春梅;铜川新区生态城市发展模式与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3年
7 吴建材;商业生态系统本质和进化机制的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8 李秀英;分形理论在公司动态管理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9 徐德华;教学研究起点的反思与重构[D];浙江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欣;论可持续科技创新[D];吉林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阎宇红;日本行政决策咨询体系的多层次、多元化及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1998年01期
2 邱伟,吕其昌;试析全球化进程中的思想库[J];国际论坛;2004年01期
3 陆国平,江莹,李松;研究型大学与思想库[J];高等教育研究;2001年06期
4 杨桂华;人类社会与自组织系统理论[J];教学与研究;1998年03期
5 张海燕;陈士俊;王怡然;柳州;王梅;;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高校科研团队影响因素探析[J];科技管理研究;2006年12期
6 李伦,孙广华;科学学派:现代科研集体的理想模型[J];科学学研究;2000年01期
7 侯经川;国外思想库的知识管理[J];科研管理;2004年06期
8 侯经川,赵蓉英;国外思想库的产生发展及其对政府决策的支持[J];图书情报知识;2003年05期
9 黄麟雏;再论系统的整体性[J];系统辩证学学报;1998年01期
10 吴彤;自组织方法论论纲[J];系统辩证学学报;2001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易然;从零开始 争创一流─—《社会科学研究》出版百期纪念会纪要[J];社会科学研究;1995年06期
2 拉巴平措;更新观念 锐意进取 努力推进我区社会科学研究工作的新进展[J];西藏发展论坛;1998年02期
3 杨世文;从制度上保证社会科学研究出精品[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12期
4 ;不断增强社会科学研究的创新性和时代感——“关注理论前沿问题,繁荣社会科学研究”座谈会纪要[J];理论学刊;2003年03期
5 纪苏;;编者的话[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1期
6 段少军;夏汉卿;;社会科学的繁荣促进了二汽的兴旺发达[J];湖北社会科学;1988年08期
7 段渝;突破与悖反[J];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02期
8 甘德荣;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广泛开展社会科学研究工作[J];电化教育研究;2001年11期
9 顾晓鸣;社会科学研究在于通观[J];河北学刊;1986年06期
10 晓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科学研究”专题座谈会综述[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93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运用社会化手段 整合社会科学资源 繁荣发展我省社会科学事业[A];全国社科联第八次学会工作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2 毛小波;;科学与作为科学载体的社会科学团队——对社会科学团队创新的一点思考[A];创建品牌社团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穆赤·云登嘉措;;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研究[A];社会科学研究及管理工作经验文集[C];1991年
4 顾爱华;;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的内涵、特征与功能[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5 李光英;;繁荣社会科学 促进遵义发展[A];全国社联第七次学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6 顾爱华;;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的内涵、特征与功能[A];当代中国辽宁发展·创新·和谐——辽宁省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获奖成果文集[C];2009年
7 ;立足改革创新 构建科学机制 不断增强社科联工作的动力和活力[A];全国部分省(市、区)社科联创新工作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8年
8 四川省社科联课题组;;四川省社会科学类学会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建议[A];全国社联第七次学会工作会议经验交流材料汇编[C];2002年
9 ;后记[A];毕节地区第五届社科评奖获奖成果选[C];2006年
10 顾爱华;;第三章 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的内涵、特征与功能[A];中国社会科学类社团科学发展的战略选择[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刘海波;关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若干基本问题[N];光明日报;2010年
2 记者望远;我市2010年度社会科学研究招标课题正式立项[N];营口日报;2010年
3 河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执笔 王新明 刘书越 杨春娟;社会科学研究要关注民生[N];光明日报;2011年
4 陈东辉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党建与政治研究所;社会科学研究避不开价值论[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刘杉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美国社会科学研究重视学科性的研究综述[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6 奚洁人(作者系上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教授);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超越和融合[N];文汇报;2001年
7 记者 王早霞;省第六次社科优秀成果开评[N];山西日报;2009年
8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贺雪峰;社会科学研究应进入中国经验[N];社会科学报;2009年
9 首席记者 栗明;全市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召开[N];鞍山日报 ;2009年
10 记者 王早霞;基础研究有创新应用研究有突破[N];山西日报;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金武刚;当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的定量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2 李倩;高校社会科学成果评价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4122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412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