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探讨

发布时间:2019-04-20 11:26
【摘要】:目前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普遍存在着定性、定量等"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而形式评价、内容评价和效用评价的"三位一体"新概念组合的提出可以合理解释评价的历史、现状及预测未来。合理的评价体系应由评价主体、客体、目的、标准及指标、方法和制度六大要素组成。对任何一项评价,都应形成根据评价目的来确定评价标准、指标、方法的运作模式。构建合理的评价体系对澄清评价领域的模糊认识、明确评价理论与实践的方向和路径、提供评价研究的思想和方法论基础均具有重要意义。
[Abstract]:At present, there is still a lack of systematic theoretical generalization in the study of the evalu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nd there is generally a "dualistic" thinking pattern, such a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d formal evaluation. The new concept combination of content evaluation and utility evaluation can reasonably explain the history, present situation and predict the future of evaluation.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should be composed of six elements: the subject, the object, the purpose, the standard and the index, the method and the system. For any evaluation, a mode of operation should be established to determine the criteria, indicators and methods according to the purpose of the evaluation.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et up a reasonable evaluation system to clarify the fuzzy understanding of the evaluation field, to clarify the direction and path of evalu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of thought and methodology for evaluation research.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04&ZD031)
【分类号】:C0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田敬诚;;美国加拿大学术评价与通识教育的考察报告[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2 李德顺;马克思主义价值论[J];江淮论坛;1992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朱光明;陈向明;;教育叙述探究与现象学研究之比较——以康纳利的叙述探究与范梅南的现象学研究为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1期

2 武冬;;传统武术评价、整合和推广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8期

3 金诚;;遴选“核心期刊”的评价合理性探讨[J];编辑之友;2008年04期

4 朱爱敏;陈力丹;;论记者对新闻事实性质的判断——以《山东勾画“文化副都”》为例[J];今传媒;2008年11期

5 王珂;公共图书馆的价值判断——关于科学性和科学化的哲学讨论[J];图书与情报;2005年04期

6 高来源;;经验:一种新的实践基础——对杜威经验理论的一种实践性解读[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7 谭光全;美的特性与数学教学[J];川北教育学院学报;1994年02期

8 陆宝婵;;经验与行动的突显[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9 姚林;;论胡适对杜威实用主义思想的扬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姜键;;论素质的基本内涵、主要结构、形成途径和评价系统[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魏向清;;关于构建双语词典批评理论体系的思考[A];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词典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彭嘉;杨梅;王延蛟;张慧洁;解晨曦;;民族本科班生物化学教材的选用标准[A];中医药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通讯[C];2008年

3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哲学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陆宁;陈华森;;西方服务型政府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基础[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浈;;关于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的应用体系的思考[A];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学术年会暨第二届民族建筑(文物)保护与发展高峰论坛会议文件[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房林玉;作为场域存在的学校课程规划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杜瑛;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的范式转换及其协商机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廖益;大学学科专业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4 田莉;校本评价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5 黄明玉;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及记录建档[D];复旦大学;2009年

6 马鸿;美国研究型大学从事军事技术研究的历史考察(1945-1970)[D];复旦大学;2009年

7 韩小荣;管理公正论[D];苏州大学;2009年

8 王明洲;新生命教育的哲学思考[D];苏州大学;2007年

9 张永祥;知识观视野下的我国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陈令君;英语学术书评中的评价:一项基于语料库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素;高中政治课研究性学习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2 范志戎;探析表现性评价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张顺军;生活之真及现代社会人本诉求下的生活价值体验[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4 高经宇;美国实用主义技术观探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何芳;论杜威的学生经验观及其现实意蕴[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方君;中小学教师体验式培训评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7 周莉;数学活动经验的内容构成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8年

8 陈国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体系研究[D];湖南大学;2008年

9 郭丹丹;当代审美泛化的现状、解构及其走向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年

10 俞路曦;大学人文社科研究水平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评价的限制与超越[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2 倪润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成果评价体系建立的困境与出路——当前研究状况的总结与思考[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4年02期

3 顾海兵;;学术评价应跨越时空[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4 周文彰;全社会都要高度重视人文社会科学——评纪宝成著《发展与繁荣人文社会科学》[J];教学与研究;2004年04期

5 ;为人文社会科学鼓与呼[J];湖北社会科学;2001年03期

6 ;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健全的市场经济——上海市学者研讨市场经济与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J];社科信息文荟;1994年13期

7 张夏靖;试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功能[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8 张二华;张振霞;;探讨一种新的学术评价方法[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年04期

9 郭贵春,殷杰;浅谈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及发展取向[J];中国高等教育;2001年09期

10 刘明;学术评价体制检讨[J];浙江社会科学;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蒋建科;;农业科技新闻影响力评价体系的研究[A];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八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2 朱宝昌;;正确认识“核心期刊”和SCI的作用[A];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丁康;张燕;;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及其对学术评价的负面影响[A];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文集[C];2003年

4 王伟;;走出象牙塔的智慧——浅析《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的成功之处[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5 张文彬;;加强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的有机结合 推进中国古陶瓷研究[A];The Methodology, Prospect and Significance on Non-destroyed Scientific Determination for Chinese Ancient Ceram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6 刘绯;;馆员素质评价体系构建初探[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7 王华生;;学术文献价值评价的困境与出路[A];中国编辑研究(2008)[C];2009年

8 ;关于建立企业集团发展评价体系的思考[A];中国发展战略学研究会战略管理咨询中心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9 纪宝成;;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10 杜广清;;药品不良反应评价体系相关问题及对策初探[A];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顾海兵;学术评价要有时滞[N];南方周末;2004年

2 陈家兴;学术评价科学化有多难?[N];人民日报;2006年

3 顾海兵;科学的学术评价必须是民主的[N];学习时报;2004年

4 洪安瑞 Andrea Riemenschnitter 瑞士苏黎世大学教授;洪安瑞:2010年人文社会科学展望[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本报驻京记者 王婷;探索适合我国的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N];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王小梅;提高公众人文科学素养 锻造人才储备软实力[N];贵州日报;2009年

7 杨义;人文社会科学的归属、价值和责任[N];人民日报;2009年

8 本报记者 李潇潇;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体系和标准问题大讨论[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9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若干问题及应对[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10 李冰 王鹏举;杨国桢与海洋人文社会科学[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经川;基于博弈论的国家竞争力评价体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2 左斌;中国野生动物园建设与管理评价体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3 黄茂祝;伊春区域生态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对策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4 邓光君;国家矿产资源安全理论与评价体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5 郑小晴;建设项目可持续性及其评价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6 曾丽娟;住宅产业技术创新的机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年

7 杨冬梅;创新型城市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李颍川;北京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的组织模式与评价体系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9 潘文辉;住宅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5年

10 吉猛;商业银行信息系统内部控制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关连吉;在新课程理念下,,加强农村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丹民;HG创投公司风险—收益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D];西安理工大学;2004年

3 雷军;多层次综合基金评价体系研究[D];东华大学;2005年

4 胡霞;基于管理熵的企业增长战略评价体系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5 吕迪华;城市设计运行保障体系的评价体系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6 张涛;我国基金评价体系研究[D];河海大学;2005年

7 许俊翠;“研究性学习”中学生学习评价的研究[D];扬州大学;2003年

8 李增欣;面向资产证券化的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资产评价体系设计[D];中南大学;2003年

9 王杉;长江三角洲地域绿色住居评价体系软件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10 费潇;城市总体规划实施评价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615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4615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eb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