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民国时期人文社会科学名词使用审定初论

发布时间:2019-05-23 12:53
【摘要】: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的翻译介绍是晚清以降西学东渐的重要内容。由清末民初的日语借词、译名大讨论至民国中期的几部术语辞典,再至民国后期的国立编译馆人文社会科学名词审定工作,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的使用审定对现代中国文化传播和现代汉语语言功能均具有深远影响。民国前期,日语借词和译名讨论吸引众多知识分子关注和参与,在催生和启蒙中国现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同时,促使学术界对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翻译使用的基本理论问题形成一定的共识;中期之后,教科书、术语辞典和各类译著在这些共识基础上于实践层面展开人文社会科学名词的传播和普及,逐渐形成民国时期人文社会科学名词强常识性、弱规范性的使用模式;民国后期,国立编译馆最终形成人文社会科学名词与自然科学名词在官方术语规范层面的合流。
[Abstract]:The translation introduc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uns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late Qing Dynasty to reduce the spread of western learning to the east. From the Japanese loanwords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 to the dictionaries of several terms in the middle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nd then to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the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uns of the National Compendium in the late Republic of China. The examination and approval of the u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nouns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the dissemination of modern Chinese culture and the function of modern Chinese language. In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the discussion of Japanese loanwords and translated name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and participation of many intellectuals, while giving birth to and enlightening the moder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To promote the academic circles to form a certain consensus on the basic theoretical issues of the transl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uns; After the middle period, textbooks, terminology dictionaries and all kinds of translated works carried out the dissemin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uns at the practical level on the basis of these consensus, and gradually formed a strong common sens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noun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Weak normative use mode; In the late Republic of China, the National Compiler Library finally formed the confluence of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nouns and natural science nouns at the level of official terminology norms.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清代语言政策史”(项目号:12CYY017)资助
【分类号】:D693;C1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纪宝成;要重视人文社会科学[J];人民论坛;2002年04期

2 魏兰;;贵州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如何[J];当代贵州;2009年11期

3 庞井君;;一个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紧迫问题 人文社会科学的科学性难题——要保持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内在张力[J];人民论坛;2013年15期

4 ;欢迎订阅中国政治、人文社会科学类核心期刊《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J];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0年09期

5 郁建兴;人文社会科学在文化大省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2期

6 ;全社会都应该重视人文社会科学[J];中共石家庄市委党校学报;2001年09期

7 孙小铭;;人文社会科学学者谈和谐社会和谐文化[J];前进论坛;2006年12期

8 崔永东;;人文社会科学创新问题试探[J];群言;2006年06期

9 刘小亮;;《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出版[J];广东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10 ;我刊入选2013版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何品荣;;人文社会科学与素质教育[A];第三届广西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社会科学篇)[C];2004年

2 黄硕琳;;前言[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暨第二届海洋社会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3 纪宝成;;坚持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促进人文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论文集[C];2001年

4 王伟;;走出象牙塔的智慧——浅析《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丛书的成功之处[A];中国编辑研究(2004)[C];2004年

5 闵维方;;创建一流大学的灵魂[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王耀文;;专题文献著者群评价:一种“标准化”方法的探讨[A];全国教育与心理统计测量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王延中;周大亚;;建设一流的人文社会科学家队伍——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报告[A];第三届中国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通讯录[A];科学学理论与科学计量学探索——全国科学技术学暨科学学理论与学科建设2008年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纪宝成;开拓创新 实现人文社会科学的当代价值[N];光明日报;2001年

2 庄建;人文社会科学:现代人需要你[N];光明日报;2002年

3 通讯员 李汉荣、岳辉;把握时代前进方向 发展人文社会科学[N];光明日报;2002年

4 刘大椿;关于人文社会科学评价问题的思考[N];光明日报;2004年

5 弘陶;大力繁荣人文社会科学[N];海南日报;2004年

6 石亚军;人文社会科学的价值及其教育改革的走向[N];科技日报;2000年

7 ;“人文社会科学是什么”带来了什么[N];中华读书报;2003年

8 马费成;如何评价人文社会科学[N];光明日报;2007年

9 天津社会科学院舆情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王来华;用人文素养评价体系评价科普效果[N];天津日报;2008年

10 刘大椿;人文社会科学评价中的若干问题及应对[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永杰;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教育促进制度变迁的作用机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2 袁曦临;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分类体系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悦;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中的政府介入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潘照新;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石亦璞;论人文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理解和说明”的关系[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4 张晓琳;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供给对成果转化的影响研究[D];天津大学;2009年

5 罗来龙;论精神生产与我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的建设[D];云南师范大学;2005年

6 黄卉;南京公众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现状及其提升路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张晓娟;高校人文社会科学学术规范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8 王浩友;转型期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生产模式的转换及其限制[D];吉林大学;2010年

9 牟宗泉;促进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管理创新研究[D];青岛大学;2010年

10 李婧昀;人文社会科学项目中青年研究者影响力的分析与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4839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4839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a90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