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研究信息化的内涵与发展
[Abstract]:E-Social Science is a new research field in foreign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The application of new grid technology to the research practice of social science not only provides new tools and breakthrough potential for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Moreover, it has lai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innovation of social science informatization in the futur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
【分类号】:C0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仁争;重塑投资环境 深化改革开放[J];浙江学刊;1992年06期
2 洪道麟;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来源结构分析[J];统计与预测;2000年02期
3 丁谦;西南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与重庆发展[J];重庆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4 刘炼忠;基础设施建设在西部地区开发中的意义[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5 朱家良;积极利用外资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J];浙江社会科学;1992年03期
6 计春平;给基础设施建设大输血[J];时事(时事报告中学生版);1998年02期
7 王且鸿;BOT──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新战略[J];内蒙古统计;2001年01期
8 吴自立;西部大开发:基础设施建设是前提[J];时事报告;2000年03期
9 李艳;利用国际投资加快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探讨[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10 ;水和能源是发展的助推器[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温彦平;;简论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中的作用[A];新世纪行政管理研究——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1999年年会暨“政府管理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陈志龙;;论长江流域的基础设施建设[A];长江流域经济文化初探[C];1997年
3 俞孔坚;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A];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第22分会场论文集[C];2002年
4 刘虹;余厚新;;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促进集装箱运输发展[A];天津港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3年
5 夏传云;盖庆云;李建敏;张勤咏;路明;;完善设施建设机制 构建和谐矿区基础——和谐矿区基础设施建设机制初探[A];第七届中国煤炭经济管理论坛暨2006年中国煤炭学会经济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徐彦夫;谷小杭;;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启动民间投资的探讨[A];迎接新世纪——2000年长春市财政系统科研成果集锦[C];2000年
7 王小映;;土地成片开发中的外部效应与土地发展权[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魏建明;王晓云;张琳娜;;非结构化网格技术在小区风场模拟中的应用[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9 庞跃辉;曹顺发;;试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估[A];第四届亚太可持续发展交通与环境技术大会论文集[C];2005年
10 丁宁宁;;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规划有关问题的研究[A];城市规划面对面——2005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下)[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首席记者 吴晓松;主城基础设施建设率先突破[N];昆明日报;2008年
2 记者 周华;推动我省基础设施建设奋力开创新局面[N];长白山日报;2008年
3 通讯员 红民 同合 张飞 记者 臧宾;东明加快发展城乡基础设施建设[N];菏泽日报;2008年
4 任杰;市人大视察高寒边远贫困山区基础设施建设情况[N];商洛日报;2008年
5 记者 曲丹;我省召开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大会[N];四平日报;2008年
6 邢彦和;科左中旗投资5000多万元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N];通辽日报;2008年
7 贾卫民;西冲村抓好基础设施建设[N];玉溪日报;2008年
8 通讯员 梁进军 张鸿杰;中旗投资8.2亿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N];巴彦淖尔日报(汉);2008年
9 李秋菊 记者 王哲;大冬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N];哈尔滨日报;2008年
10 徐州师范大学亚非研究所所长 孙红旗;中国支持非洲基础设施建设[N];人民日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徐东;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合约经济分析[D];同济大学;2006年
2 黄静;基于网格技术的虚拟地震会商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3 黄静;基于网络技术的虚拟地震会商系统研究[D];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王德民;基于网格的车身冲压件模具设计平台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5 叶成林;基于网格的移动学习系统建模与设计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6 石玲;细观光测力学研究中的高频全息光栅及精细网格技术[D];清华大学;1994年
7 陈倩;多生物特征融合身份识别研究[D];浙江大学;2007年
8 林莉;中国高校贷款问题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9 王梅珍;织物设计与虚拟场景模拟一体化集成系统的研究[D];东华大学;2004年
10 邓淑莲;政府与基础设施的发展[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宁健武;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融资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2 沙骥;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D];东南大学;2004年
3 马轶男;云南基础设施发展建设中的BOT项目应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4 陈文波;我国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动作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4年
5 林晨;ABS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5年
6 管f3晟;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王艳平;项目融资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及风险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王艳;发展市政债券进行城市基础设施融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9 潘妤;基础设施的项目融资风险管理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10 陈崴;中山市十一五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4868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486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