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一个理解家庭的新框架
[Abstract]:On the one hand, the Chinese families in the transition period are increasingly showing fragility and hardship, on the other hand, they have always maintained their own vitality and resilience. This contradictory state can only be understood in the conceptual framework of family mobility. "Mobility", as a new framework for understanding the family, contains different meanings: the migration and change of the family in time and space, the diversity and complexity of structure and form, and the mobility and diversification of family relations and patterns. These manifestations not only have their social structure and institutional causes, but also reflect the changes of family-related culture and values. The concept and definition of family, which is related to family mobility, emphasizes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relationship, pluralism and construction, which breaks through the passive and solidified role of family in the classical modernization theory, and is endowed with some practicality and subjectivity, so it has methodological value in family and social research, but also has important policy significance in practice. Social policy, which lacks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mobility, is a defective way of social governanc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分类号】:C91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石金群;;转型期家庭代际关系流变:机制、逻辑与张力[J];社会学研究;2016年06期
2 吴小英;;“去家庭化”还是“家庭化”:家庭论争背后的“政治正确”[J];河北学刊;2016年05期
3 刘汶蓉;;转型期的家庭代际情感与团结——基于上海两类“啃老”家庭的比较[J];社会学研究;2016年04期
4 彭希哲;胡湛;;当代中国家庭变迁与家庭政策重构[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12期
5 孙向晨;;个体主义与家庭主义:新文化运动百年再反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6 钟晓慧;;“再家庭化”:中国城市家庭购房中的代际合作与冲突[J];公共行政评论;2015年01期
7 张少春;;“做家”:一个技术移民群体的家庭策略与跨国实践[J];开放时代;2014年03期
8 钟晓慧;何式凝;;协商式亲密关系:独生子女父母对家庭关系和孝道的期待[J];开放时代;2014年01期
9 姚俊;;“不分家现象”:农村流动家庭的分家实践与结构再生产——基于结构二重性的分析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2013年05期
10 杨菊华;陈传波;;流动人口家庭化的现状与特点:流动过程特征分析[J];人口与发展;201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殟;;流动人口家庭化迁移对女性就业影响研究——基于云南省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2 李春斌;;家庭法律化:民法典编纂中婚姻家庭编的重大使命——基于中国家庭法百年来变革的反思[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3 阎云翔;杨雯琦;;社会自我主义:中国式亲密关系——中国北方农村的代际亲密关系与下行式家庭主义[J];探索与争鸣;2017年07期
4 吴小英;;流动性:一个理解家庭的新框架[J];探索与争鸣;2017年07期
5 李俏;马修·卡普兰;;老龄化背景下的代际策略及其社会实践——兼论中国的可能与未来[J];国外社会科学;2017年04期
6 马超群;;从家庭治疗到家庭政策:将家庭视角纳入社会政策[J];智富时代;2017年06期
7 张仁桥;;我国城镇化水平的两面性探讨[J];发展研究;2017年05期
8 刘思甜;刘艳萍;;国内恩格斯家庭思想研究综述[J];理论界;2017年05期
9 王茜;麻薇;张许颖;;人口变动趋势下基本公共服务精准配置策略研究[J];福建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10 李慧玲;马海霞;杨睿;;棉花主产区棉农生计资本对生计策略的影响分析——基于新疆玛纳斯县和阿瓦提县的调查数据[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7年05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汶蓉;;转型期的家庭代际情感与团结——基于上海两类“啃老”家庭的比较[J];社会学研究;2016年04期
2 狄金华;郑丹丹;;伦理沦丧抑或是伦理转向 现代化视域下中国农村家庭资源的代际分配研究[J];社会;2016年01期
3 陈皆明;陈奇;;代际社会经济地位与同住安排——中国老年人居住方式分析[J];社会学研究;2016年01期
4 陈映芳;;社会生活正常化:历史转折中的“家庭化”[J];社会学研究;2015年05期
5 秦晖;;新文化运动的主调及所谓被“压倒”问题——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上)[J];探索与争鸣;2015年09期
6 孙向晨;;个体主义与家庭主义:新文化运动百年再反思[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4期
7 马春华;;重构国家和青年家庭之间的契约:儿童养育责任的集体分担[J];青年研究;2015年04期
8 钟晓慧;;“再家庭化”:中国城市家庭购房中的代际合作与冲突[J];公共行政评论;2015年01期
9 王天夫;王飞;唐有财;王阳阳;裴晓梅;;土地集体化与农村传统大家庭的结构转型[J];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02期
10 韩央迪;;家庭主义、去家庭化和再家庭化:福利国家家庭政策的发展脉络与政策意涵[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湖北省万户家庭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妇运;2009年10期
2 蔡富有;苏联《青年共产党人》杂志谈青年人家庭产生的问题[J];国外社会科学;1985年09期
3 晓健,刘宁;再论小型化是家庭发展的趋势[J];社会科学研究;1989年05期
4 木子;给您的家庭做个测试[J];少年儿童研究;2001年Z2期
5 邢铁;试论“宋型家庭”[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6 古尔科;钱守蕊;;大城市中的青年家庭[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87年07期
7 阿尔伯格;德维塔;韩晓燕;;美国家庭的新现实(下)[J];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3年06期
8 刘英;家政服务系列谈(2) 家政学者谈家庭[J];社区;2003年04期
9 吴帆;李建民;;家庭发展能力建设的政策路径分析[J];人口研究;2012年04期
10 张文馨;;从个体关照到提升家庭整体发展能力:我国家庭发展政策研究综述[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德枝;;老年人在家庭中的地位和作用[A];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吴帆 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社会转型中的家庭变迁及政策理论框架[N];中国人口报;2012年
2 ;关注农村非常规核心家庭[N];中国人口报;2009年
3 唐灿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从家庭结构到家庭关系的转变[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人跃;王跃生:中国当代农村家庭结构变动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8年
5 杨桂宏;家庭功能的演变与社会结构的再造[N];中国社会科学院报;2008年
6 赵嘉措;浅谈家庭演变趋势及对老年家庭的影响[N];甘南日报(汉文版);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郭f+澄;双职工家庭工作—家庭界面特征对个人满意度及其家庭生活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邓遂;系统论视野下的乡村家庭突发事故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3 肖倩;制度再生产:中国农民的分家实践[D];上海大学;2006年
4 许沃伦;“祖荫”博弈与意义建构—大理白族“不招不嫁”婚姻的人类学研究[D];云南大学;201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胜杰;鲁西南农村青年女性的婚恋与家庭[D];中央民族大学;2015年
2 王晓婷;“家和万事兴”:家庭社会工作发展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5年
3 李邵康;基于全员人口数据库的核心家庭分类方案和识别模型[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4 任英;家庭社会资本在农民工随迁子女城市适应中的作用研究[D];兰州大学;2016年
5 刘亚婷;失独家庭小组工作介入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6 熊峰;找寻中国社会变迁的文化底蕴:孙本文的家庭思想研究[D];安徽大学;2016年
7 纪月华;河北省燕山—太行山连片贫困地区家庭发展能力研究[D];吉林大学;2016年
8 王莹;父母照料与女性工作家庭平衡[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6年
9 肖桐;失独家庭的家庭功能失调与个案介入[D];南京理工大学;2017年
10 田芙源;朝鲜族女性家庭地位变化研究[D];延边大学;2017年
,本文编号:2515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515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