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身份状态的认同融合与极端亲群体行为
发布时间:2019-11-28 12:04
【摘要】:近几年来,关于认同融合与极端群体行为的研究,逐渐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在现有研究文献综述的基础上,本研究增加了身份状态这一变量,通过问卷调查,试图分析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不同身份状态的认同融合与极端亲群体行为,检验责任感与抗伤害信念在认同融合与极端亲群体行为之间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探讨认同融合在延伸群体上的差异(从城市到国家),由此建立从城市到国家的融合行为预测模型。研究选取了上海市两所综合性高校的在校学生(N=399,M=20.01,SD=1.22)进行调查,以生源地、是否有上海户口、是否已在沪购房区分不同的身份状态。研究得到以下结果:1.不同身份状态的认同融合与极端亲群体行为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生源地为上海或拥有上海户口或已在上海购房的个体,城市融合程度较高,为城市牺牲意愿较强。2.认同融合对极端亲群体行为具有较强的预测作用,责任感与抗伤害信念在城市认同融合与极端亲城市行为之间起中介作用,国家认同融合与极端亲国家行为并未显示中介效应。3.认同融合在延伸群体上存在显著差异,具体表现为城市融合程度高的个体,国家融合程度较低,而城市融合低的个体其国家融合程度较高;路径分析结果显示城市融合与极端亲城市行为对国家融合与极端亲国家行为具有预测作用,并且城市认同融合起反向预测的作用。
【图文】:
配度检验邋Hosmer-Lemeshow邋检验值=4.719邋n.邋s.逡逑注:*p<.05邋**p<.01邋***p邋<001邋n.s.邋p>.05逡逑生源地与购房情况对认同融合的具体评分特点见图2,即使是已购房的外地逡逑生源被试,其认同融合评分也低于未购房的上海生源被试。逡逑cJ逦购W格况逡逑—是逡逑/邋…fi逡逑SCO-逦/逡逑认逦/逡逑M逦/逡逑}逦/逡逑S邋400-逦/逦/逡逑305-逡逑外地生灌逦上海生教逡逑图2生源地与购房情况对城市认同融合的影响图逡逑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别检验代表城市身份状态的各因素与认同融合对逡逑极端亲城市行为的作用,即2生源地(外地\上海)*2认同融合(融合\非融合);逡逑2上海户口(有\无)*2认同融合(融合\非融合);2在沪购房(有\无)*2认同逡逑融合(融合\非融合)。结果发现认同融合主效应显著(F=10.845,P<.OI,Tf=.027;逡逑F=19.916,邋p<.001,邋ti-=.048;邋F=邋18.219,邋p<.001,邋ri2=.044),认同融合与身份状态交互逡逑作用显著(F=5.393
参见图3邋(以生源地*认同融合为例),对于外地生源被试,认同融合逡逑者为城市牺牲意愿远高于非融合者。逡逑7邋50-逦t逦生■浓地逡逑/逦一外地屯海逡逑7邋00-逦/逦…上海生海逡逑为逦/'???逡逑m逦*邋/逡逑牲邋6.00-逦/逡逑&邋/逡逑M逦/逡逑iS邋550-逦/逡逑*邋/逡逑50-逦/逡逑4S0-逡逑非认阿融众逦认M融合逡逑图3生源地与认同融合对群体牺牲意愿的影响图逡逑以上结果为不同身份状态的城市认同融合与极端亲城市行为特点,身份状态逡逑这一控制变量在接下来的中介效应与路径分析中需要加以控制。逡逑3.1.2结果讨论逡逑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城市身份状态的城市认同融合与极端亲城市行为确实存逡逑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生源地为居住城市、拥有该城市户口及己经在该城市购房者逡逑对城市的认同融合程度高于未有这些因素的个体。对认同融合与极端亲群体行为逡逑的主效应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源地具有重要预测作用,这与以往关于认同融逡逑合的解释是一致的,因为地域融合类似家庭融合,具有一定的根源性。一般来讲,逡逑同一地域的群体成员因从小耳儒目染当地的风俗民风,其生活习惯与价值观都比逡逑较接近,因而彼此容易产生认同融合。但对于流动群体来讲,,要融入流动城市姑逡逑且受到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更不用说从经济融入到心理融入更是一个相对逡逑漫长而困难的过程。但生源地的融合作用会受到关键时间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6
【图文】:
配度检验邋Hosmer-Lemeshow邋检验值=4.719邋n.邋s.逡逑注:*p<.05邋**p<.01邋***p邋<001邋n.s.邋p>.05逡逑生源地与购房情况对认同融合的具体评分特点见图2,即使是已购房的外地逡逑生源被试,其认同融合评分也低于未购房的上海生源被试。逡逑cJ逦购W格况逡逑—是逡逑/邋…fi逡逑SCO-逦/逡逑认逦/逡逑M逦/逡逑}逦/逡逑S邋400-逦/逦/逡逑305-逡逑外地生灌逦上海生教逡逑图2生源地与购房情况对城市认同融合的影响图逡逑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法分别检验代表城市身份状态的各因素与认同融合对逡逑极端亲城市行为的作用,即2生源地(外地\上海)*2认同融合(融合\非融合);逡逑2上海户口(有\无)*2认同融合(融合\非融合);2在沪购房(有\无)*2认同逡逑融合(融合\非融合)。结果发现认同融合主效应显著(F=10.845,P<.OI,Tf=.027;逡逑F=19.916,邋p<.001,邋ti-=.048;邋F=邋18.219,邋p<.001,邋ri2=.044),认同融合与身份状态交互逡逑作用显著(F=5.393
参见图3邋(以生源地*认同融合为例),对于外地生源被试,认同融合逡逑者为城市牺牲意愿远高于非融合者。逡逑7邋50-逦t逦生■浓地逡逑/逦一外地屯海逡逑7邋00-逦/逦…上海生海逡逑为逦/'???逡逑m逦*邋/逡逑牲邋6.00-逦/逡逑&邋/逡逑M逦/逡逑iS邋550-逦/逡逑*邋/逡逑50-逦/逡逑4S0-逡逑非认阿融众逦认M融合逡逑图3生源地与认同融合对群体牺牲意愿的影响图逡逑以上结果为不同身份状态的城市认同融合与极端亲城市行为特点,身份状态逡逑这一控制变量在接下来的中介效应与路径分析中需要加以控制。逡逑3.1.2结果讨论逡逑以上结果表明不同城市身份状态的城市认同融合与极端亲城市行为确实存逡逑在显著差异,表现为生源地为居住城市、拥有该城市户口及己经在该城市购房者逡逑对城市的认同融合程度高于未有这些因素的个体。对认同融合与极端亲群体行为逡逑的主效应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生源地具有重要预测作用,这与以往关于认同融逡逑合的解释是一致的,因为地域融合类似家庭融合,具有一定的根源性。一般来讲,逡逑同一地域的群体成员因从小耳儒目染当地的风俗民风,其生活习惯与价值观都比逡逑较接近,因而彼此容易产生认同融合。但对于流动群体来讲,,要融入流动城市姑逡逑且受到经济、教育等因素的影响,更不用说从经济融入到心理融入更是一个相对逡逑漫长而困难的过程。但生源地的融合作用会受到关键时间的影响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2.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U
本文编号:25670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5670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