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资本的社区公共空间向度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于海;公共精神、公共空间与公民社会──渥太华报告之六[J];社会;2000年12期
2 雷颐;“公共空间”的自觉与扩展[J];寻根;2001年06期
3 赵凌云;拓展公共空间,我们缺乏何种理念[J];社会;2003年03期
4 李小云;孙丽;;公共空间对农民社会资本的影响——以江西省黄溪村为例[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5 陈丽琴;;农村公共空间的退缩与女性的政治参与——对湖北省S村公共空间的分析与思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6 陶短房;;国外公共空间的罚与教[J];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2013年01期
7 余秋雨;;陌生的公共空间[J];学习博览;2011年12期
8 张伟;;灾区的社区公共空间建设[J];社会工作上半月(实务);2009年09期
9 王生平,李振纲;现代社会与公共空间[J];中国图书评论;2004年05期
10 张良;;乡村公共空间的衰败与重建——兼论乡村社会整合[J];学习与实践;2013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张静;;公共空间的社会基础——一个社区纠纷案例的分析[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刘涛 西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民族关系与乡村公共空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雷振岳;拓展公共空间 让城市更加宜居[N];中国社会报;2013年
3 北京电影学院教授 崔卫平;敞开与遮蔽[N];经济观察报;2012年
4 袁岳;城市人文发展新趋势[N];沈阳日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伍学进;城市社区公共空间宜居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2 吕卓红;川西茶馆:作为公共空间的生成和变迁[D];中央民族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邓佳斌;村庙与乡村公共性生产[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谭先第;南宁公共空间的现状、问题与对策[D];广西师范学院;2015年
3 杨文苑;城市回迁安置社区公共空间营造探索研究[D];苏州大学;2016年
4 刘洋;我国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态变化及其原因分析[D];成都理工大学;2016年
5 姜伟;公共空间的演变和重塑[D];吉林大学;2017年
6 谭春雪;网络公共空间中的情感互动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6年
7 吕虹;“涂鸦”:公共空间的私人表达[D];北京大学;2008年
8 余旭娇;治理性公共空间的培育与村庄秩序的重构[D];华东理工大学;2015年
9 王伟;转型时期乡村公共空间的重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10 何涛;川北S村公共空间的社会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25760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576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