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青少年“套路”行为透视与引导

发布时间:2020-03-13 20:40
【摘要】:流行语是青少年价值观、心理特点的外在折射与晴雨表,当前,"满满都是套路""套路时代,真诚何在?"等"套路"系列语句得到广大青少年的热捧与追逐,这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重要议题。"套路"本身的发展历程是一个辩证否定的发展过程,大致经过积极的探索期-消极的自囿期-强烈的反叛期三个阶段。在现实语境中"套路"蕴含三层意味:对传统思维与文化的沿袭、对实现目的方法的寻求与对伪装行为的仪式抵抗。为此,应消解青少年对套路的偏见,把控青少年套路发展的方向,培养实践智慧以实现对套路本质的超越。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唐克军;;传统的教育力量[J];思想理论教育;2014年08期

2 孙庆民;;行为博弈与社会交换[J];心理学探新;2009年03期

3 付俊英;论思维定势与创造性思维[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0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龙成银;;贵州理工科大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与路径探究——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视角[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年06期

2 潘建芬;;体育教师的思维定式与反定式[J];体育教学;2017年06期

3 程仕波;;青少年“套路”行为透视与引导[J];当代青年研究;2017年02期

4 李尚之;王灿明;;创新思维的七要素模型及其商业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17年02期

5 任静依;;浅析博物馆陈列的定式化参观[J];北京文博文丛;2016年04期

6 廖婷婷;;《小蝌蚪找妈妈》中“找”字思维定势探析[J];亚太教育;2016年31期

7 董青;;基于定势思维下笙吹奏技术的辨析与多样性运用[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8 徐进;杜哲元;;反思中国外交政策研究中的思维定势[J];国际政治科学;2014年03期

9 杜晓红;;突破思维定势,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2014年02期

10 马荣春;徐伟;;刑事和解、社会交换及其均衡功能[J];重庆社会科学;2013年11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金吾论;知识创新的机制和创造性思维的实质[J];文史哲;1999年04期

2 刘怀惠;思维定势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J];中州学刊;1989年04期

3 张晋斌;;突破思维定势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8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铁军;俄罗斯举办青少年“性”练营[J];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2 李宏;青少年行为限制与权益保障[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1年03期

3 褚平 ,石守斌;中国21世纪培养青少年的发展战略[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4 刘定云;网络文化对青少年负面影响的理性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2年02期

5 周拥平;全球化、文化自觉与青少年发展[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6 吴波,方晓义,李一飞;青少年自主研究综述[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年01期

7 米歇尔·科尔福特 ,赵文 ,李玉英;英国青少年自杀与故意自伤[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8 王孝红;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及教育策略[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9 朱颂,蔡子;网络对青少年的影响与对策[J];学习月刊;2004年05期

10 颜泉东;浅谈网络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200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波;胡美如;;改革开放30年信息技术的发展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2 余雅风;;改革开放30年与青少年发展政策[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3 ;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8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A];改革开放三十年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发展研究报告——第四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8)[C];2008年

4 ;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2009年优秀论文获奖名单[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5 ;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A];科学发展观与青少年和青少年工作研究报告——第五届中国青少年发展论坛暨中国青少年研究会优秀论文集(2009)[C];2009年

6 倪八q,

本文编号:2586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586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0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