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小组工作在农村留守儿童社交回避行为矫正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20-04-06 17:31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为了能够改善家庭经济状况,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靠拢使城市化的建设得到有力的保障。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父母和子女无法在城市共同生活,子女需留在农村被家人或亲戚照顾。农村留守儿童如雨后春笋般蔓延在我国相对落后的地区。江西是我国劳动力输出大省,同时该省的留守儿童具有着相当大的规模。近年来,江西省民政厅正尝试以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关爱与保护。童年期是孩子与父母建立依恋关系,确立性格特征以及培养人际交往能力的关键时期。但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在身边,亲情的缺失会使他们的心灵受到创伤,当他们面临生活中的挫折时,因缺乏亲情上的呵护、情感上的疏导,再加上自身心理发展的不成熟、不稳定往往会使其情绪不安、产生认知偏差。这会严重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正常的社会交往,甚至诱发他们出现社交回避行为。社交回避意味着儿童不愿与人交往,无论是在陌生还是熟悉的社会环境下常出现独处行为。此类儿童普遍存在心理焦虑、恐惧、抑郁、自我意识偏低、社会能力发展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有可能会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更加严重。论文通过问卷调查法筛选出符合要求的农村留守儿童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研究状况以及社交回避行为的表现、影响因素以及对策,最后采用有效的小组社会工作方法进行介入。本研究以优势视角理论、人际沟通理论为支撑,运用社会工作的知识和技能,通过专业的技术和方法,协助小组成员获得有用的信息,以建立正确的认知观念,培养积极的认知态度,改变旧有的人际交往方式,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然后通过对小组工作的质化评估和量化评估,得出小组工作对矫正社交回避行为有显著效果的结论。最后,笔者提出相应的反思和展望。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3.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丹丹;宋少俊;;农村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疏离感调查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年24期

2 于晓宇;;儿童气质与社交焦虑的关系[J];现代交际;2015年01期

3 高万红;杨月明;;优势视角下的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服务研究[J];儿童青少年与家庭社会工作评论;2014年02期

4 刘得平;胡营;周翠娥;;国内留守儿童抑郁症状检出率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年12期

5 袁博成;金春玉;杨绍清;;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的孤独感与社交焦虑[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10期

6 洪幼娟;宋兴川;;自尊对自尊需要与社交焦虑的调节与中介作用[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年02期

7 郭媛婕;;绘画让儿童绽放自信——美术教学帮助学生走出自卑心理[J];中国校外教育;2013年17期

8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年06期

9 凌辉;张建人;易艳;周立健;洪婉妍;文晶;;分离年龄和留守时间对留守儿童行为和情绪问题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2年05期

10 刘晓慧;杨玉岩;哈丽娜;王晓娟;李秋丽;戴秀英;;留守儿童情绪性问题行为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2年2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左恩玲;张向葵;;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类型、影响因素与干预[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李晓苑;社交回避大学生的心理灵活性干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浩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迎;留守儿童人际交往障碍小组工作计划书[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4 李玉波;西北民族地区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1年

5 刘慧玲;社交焦虑大学生的自我接纳与团体辅导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6 冯秋燕;大学生身体意象及其与抑郁、社交回避苦恼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05年

7 彭纯子;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团体干预的实验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6168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6168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07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