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3 13:27
【摘要】:心理安全感存在于人的整个生命周期,个体有安全需要,从而产生了心理安全感。心理安全感影响儿童如何看待自己,如何看待他人与世界,其身心健康同样也受到了心理安全感的影响。个体拥有良好的心理安全感时,会表现出积极的心理品质;而当个体心理安全感水平较低时,不安全感的增加会危害个体身心健康的发展,甚至导致心理障碍与行为越轨。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分离,在发展关键期来自父母的关爱和价值观引导较为匮乏,社会各界应重视他们的心理安全感。本文以质性研究为主,辅以量的研究,运用参与观察法与资料收集法,在社会学习理论、小组动力学理论以及优势视角的指导下,开展一系列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提升的小组活动,从人际安全感和确定控制感介入,引导他们客观认识自身情况与周边环境,帮助他们建立情感支持系统,尽量弥补父母不在身边所产生的缺失,并构建健康的自尊系统,从中获得价值感和能力感来接纳自我,从而对留守生活拥有确定感与控制感,使小组成员在原有心理安全感水平上有了提升。通过对小组成员的干预服务,笔者总结了社会工作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安全感提升的优势:社会工作拥有较强的专业性,注重发掘案主的潜能,且服务形式与内容多种多样,具有人文关怀,能够引起案主的兴趣,可为案主提供情感支持、知识学习与资源链接等服务,同时,社会工作的积极参与,减轻了农村学校与家庭的压力。但在研究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实践过程中存在许多困难:社工自身的专业性不够,灵活处理能力不足;大众对社会工作与社会工作者认知度不高,缺乏支持与配合,阻碍了社会工作服务的推进;笔者立足于实践提出了几点意见:加强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在岗培训,培养本土化社会工作人才;建立良好关系,给予社会工作支持与配合;进一步加强宣传普及社会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C916;D669.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佘丹丹;宋少俊;;农村留守与非留守青少年疏离感调查研究[J];人才资源开发;2015年24期

2 廖传景;胡瑜;张进辅;;留守儿童安全感量表编制及常模建构[J];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2期

3 范先佐;郭清扬;;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回顾与反思[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4 邬志辉;李静美;;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调查报告[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01期

5 杨元花;曹中平;;儿童安全感的发展与培养[J];湖南社会科学;2013年04期

6 全国妇联课题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 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J];中国妇运;2013年06期

7 姚本先;汪海彬;;整合视角下安全感概念的探究[J];江淮论坛;2011年05期

8 刘永刚;;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及其影响因素初探[J];社会心理科学;2011年01期

9 曹中平;黄月胜;杨元花;;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在初中生中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10 黄月胜;郑希付;万晓红;;初中留守儿童的安全感、行为问题及其关系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孙阳阳;农村留守儿童领悟社会支持与安全感的关系及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研究[D];河南大学;2017年

2 李娜;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安全感的关系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3 刘骏昊;留守儿童安全感重塑小组工作计划书[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4 韦丹;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的策略探索[D];安徽大学;2012年

5 唐明皓;农村留守儿童应对方式对安全感的影响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6 李骊;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感发展的学校动因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2605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62605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d3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