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行为团体对肾移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干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15 01:45
【摘要】:近年来,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新发病例与日俱增,给患者及其家庭都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而“肾移植手术”作为一种不仅能够治愈疾病,更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治疗手段,目前已成为终末期肾病患者的最佳选择。本研究以研究者在江苏省R医院肾移植病区的医务社工实习经验为依托。在实习过程当中研究者通过访谈了解到,术后3—6个月的肾移植患者在出院后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这也严重影响了肾移植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介于此,研究者对肾移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的问题进行了认知行为团体干预。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以《疾病心理社会适应量表》为主、团体干预后小组成员的访谈评估为辅,从量化与质化两个角度分析认知行为团体干预方案对调节肾移植患者社会适应能力的效果。结果发现:相较于团体干预前,实验组在团体干预后的社会适应能力测量中,卫生保健、心理状况、家庭关系和社交状况四个维度以及总体社会适应水平的得分有明显降低,且实验组的后测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因此,本文认为认知行为团体干预能够有效地提高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卫生保健水平,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患者家庭关系和社会交往状况,从而显著提高肾移植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其具体表现为:1、在团体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进行的健康宣讲,能帮助患者了解术后常见并发症和科学的术后护理知识,避免其不必要的紧张和焦虑的情绪;2、在榜样示范训练中帮助患者与榜样案例进行交流和比较,从而树立其正向的自我认知,提高其自信力和对未来的信心;3、在支持性干预训练中为小组成员及其家属构建真诚交流的平台,改善了组员的家庭关系;通过组员之间相互的鼓励与分享,帮助肾移植术后患者感受自我成就,发现自我价值和优势;4、运用心理剧和角色扮演的方法,让组员了解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的不足之处,学会更理想的社交技巧和方式,改善组员的社交状况。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6
本文编号:2627981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慧;;医务社会工作在贫困肾衰竭患者治疗中的介入——以山东省立医院肾衰竭救助项目为例[J];社会工作;2012年03期
2 ;我国面临快速增长的终末期肾病治疗负担[J];中国血液净化;2010年01期
3 张河川;姜缙;;医务社会工作在医疗服务中的运用——以肾透析病人为例[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8年06期
4 王海燕;;译后评论:我国慢性肾脏病的新数据及其警示[J];英国医学杂志(中文版);2006年03期
5 付岚,李俊英,李虹,余春华,向秋芬;社会支持与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护理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4年01期
6 张凤,周方,坂田宪治;中日学龄前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的跨文化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年11期
7 李黎;烧伤患者精神障碍与重返社会工作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烧伤杂志;2002年05期
8 李悦辉;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及教育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02年04期
9 叶桂荣,赵代红,王静新;肾移植病人家庭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2年05期
10 叶桂荣;康复期肾移植病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实用护理杂志;2002年04期
,本文编号:26279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62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