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双重家庭治疗模式改善隔代教养家庭亲子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20-04-29 20:54
【摘要】:社会工作在国内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其中家庭社会工作也是在不断的进行探索。在当今社会,年轻的父母面对生活的压力无暇照顾孩子,将孩子交由自己的父母,祖辈扛起了教养的大旗。在教养过程中祖辈的教育观念与方法可能会对孩子过度保护、溺爱,养成不良性格。在隔代抚养的背景之下,父辈与子辈缺少沟通交流,幼儿依赖祖辈加深了与父辈之间关系的疏远,产生幼儿与自己的父母沟通不畅造成亲子关系的断裂。作为社会工作者,笔者希望通过专业的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与实务技巧找到解决亲子关系问题的新渠道,通过双重家庭治疗模式对家庭亲子关系进行修复,为改善亲子关系提供助力,同时为治疗类似的亲子关系案例提供借鉴。本论文以R社区中有亲子关系问题的小S一家为服务对象,根据查阅相关文献以及采用观察法、问卷调查法、量表法,得出隔代教育中亲子关系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采用个案工作的方法中双重家庭治疗模式介入亲子关系问题。在本次个案辅导过程中,运用分析性治疗方法让案主认知自己的内心世界,给案主支持与协助,帮助他们面对困难。同时采用结构性家庭治疗模式,扩展家庭对问题的建构,得出维持症状的家庭互动模式,探索出家庭成员的过去对现在的影响及家庭成员的相关的改变方式。在实施过程当中发掘评估家庭的结构,创造出改变家庭结构的情境,使家庭系统得到转化。此次隔代教养亲子关系研究对专业的社会工作方法和技巧应用进行了新的尝试,修复了有问题的亲子关系,加强了亲子之间的沟通交流,改善了有问题的亲子互动模式。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具体实施介入,得出针对亲子关系问题的相关结论,提出改善亲子关系问题的建议。
【图文】:

分析框架


图2-1分析框架图

子女,社区,青年文化,家庭冲突


图 4-1 基本情况所占比例图数据来源:根据问卷分析所得根据基本情况所占比例图我们可以看出,亲子关系问题在该社区所调查对尤为突出,所占比例 52%。同时根据访谈中了解 52.2%隔代教育的家庭存在关系问题。该社区内青年文化程度普遍偏高,,对于就业的压力与工作任务繁重以自己的子女大多由自己的父母抚养,隔代教养现象也比较突出。同时祖辈都在附近小区居住或与子女住在一起,家庭冲突矛盾也主要集中在隔代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辽宁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骆风;;从调查数据看祖辈教育与父辈教育的差异——兼论亲子教育与隔代教育的协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5年03期

2 朱凯利;;隔代抚养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与对策[J];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02期

3 狄世萍;;在亲子沟通中探索家庭指导模式[J];考试周刊;2013年15期

4 曾昱;;建构整合模式——家庭治疗发展的新趋势[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5 梁军;刘玲;;浅论隔代教育的“相隔”与“相融”[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6 张林;邢方;;构建和谐亲子关系的家校合作教育模式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年09期

7 唐喜梅;卢清;;农村留守儿童亲子教育缺失问题及对策研究[J];江西教育科研;2006年09期

8 胡育;试论亲子教育的内涵与功能[J];教育科学;2002年03期

9 于海琴;亲子依恋对儿童社会性发展影响的研究进展[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尧;亲子互动对12-24个月幼儿情绪社会性影响的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6年

2 陈杨阳;农村留守儿童亲子关系疏离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6年

3 赵巧娥;亲子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4 李庆南;当代中国亲子关系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6年

5 刘靖;对隔代抚养家庭儿童亲子关系的社会工作实务研究[D];吉林大学;2014年

6 柯俊波;隔代教育家庭中教育冲突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3年

7 李伟红;隔代教育与亲子教育的衔接问题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3年

8 郭章敬;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及其应用:一个中国内地的个案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9 龚微;婴幼儿亲子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10 陈炜;当代我国社会工作联合家庭治疗模式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264499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64499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ca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