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克村人生礼仪的人类学解读

发布时间:2020-05-04 22:20
【摘要】:本文以新疆喀什地区克村的人生礼仪(命名礼、婚礼、葬礼)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田野工作第一手资料,运用马克思主义宗教理论、布迪厄实践理论,全面地考察了克村人生礼仪过程,以家庭场域为中心,对命名礼、婚礼、葬礼等三个人生礼仪的过程进行了深描和分析,提出了从人的生活和思想感受理解社会存在和运行的一种新视角。论文由5个章节组成。第一章绪论探讨了克村人生礼仪的历史演变和现状;第二章通过分析克村的命名礼过程,论述了人们迎接新成员并将其纳入亲属集团的方式,利用一系列符号力量来调整家庭场域中各成员位置的策略;第三章通过记述克村的婚礼过程,阐释人们的婚姻策略、婚姻观实践、人际关系再生产以及建立新家庭的具体方式;第四章分析克村的葬礼过程,阐述了人们在社会成员的减少时,对人的终极价值、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问题的思考;第五章总结克村的命名礼、婚礼、葬礼之间的内在关系,阐明了仪式作为一种惯习,在新环境中适应的潜在倾向。本文提出了以下结论:一、克村是以家庭场域为中心的各成员及其文化构成的关系网络,人们总是习惯以仪式化的方式行事。二、人生礼仪是生命各阶段的重要过渡仪式,通过对它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克村人的内心世界,尤其克村人对人生终极价值的考虑。三、人生礼仪是克村以新成员加入、新家庭建立、社会成员减少为契机,调整人们在社会场域中各自位置的重要方式,它内化为身体化资本的同时外化在人们的行动中起到决定策略的功能。
【图文】:

房屋结构,庭院


:窗户 :木门 :木板桥图 1:克村庭院和房屋结构图庭院的一侧或两侧是水渠(er q),沿着水渠都白杨树(15-20 年长成可以修建房屋房梁时全部砍掉,),庭院的空间格局是固定的,大门进来后是房屋,东西方向,有客厅(mimanhana)、厨房、卧室 3-4 间、淋浴间、储物间。沿着房檐都要做凉棚 5-6M 长,凉棚下,厨房的侧面做个木床,天气热或暖和季节都在上面放上餐布就餐,晚间时就寝。房屋的对面,庭院内侧会用木条制作种植葡萄架子,夏季时它的下面很凉爽,也可以吃上葡萄。庭院的南侧饲养牲畜的园子,分两个部分,白天的话在较大的空间部分,分几个区饲养牛、驴和羊。饲料为青储玉米、秸秆、玉米面等。晚间时把羊和牛牵到带天窗的圈子内。克村的房间格局也正在发生变化。国家对抗震安居的房子有相应的政策,国家补贴 28500 元,30000 元的信用社贷款(1—5 年期限),面积为 80 平米的房子。房屋的面积比以往缩小不少,结构发了生变化,,如新式客厅,新式淋浴间等。克村的冬季很少下雪,有点干冷的感觉,此次田野做了两个月(2014 年 12

仪式,地支,参与者,地位


图 2:命名命名礼中017 年 2 月 7为举行婴儿个儿子来到名礼的分支参与者的地日是睛天,早儿的命名礼,产到大家庭。早餐支仪式地位和角色早晨乌鲁木齐时产妇的姐姐(家餐后大家简单讨色时间2(以下时间家在县城)带着讨论了今天命名间均为乌鲁木齐着两个孩子、本名礼的准备工作齐时间)07:30本村的妹妹带着作。婴儿的姨姨0 时买买提一家着女儿、本村的姨们开始清扫庭家人起的哥哥庭院和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C912.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文军;常艳;;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家长对双语教育支持情况的调查研究[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热依汗古力·喀迪尔;;论维吾尔麦西热甫中的民族习惯法[J];喀什师范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3 热合木吐拉·艾山;;清末维吾尔族教育改革运动(二)[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4期

4 张清津;;灵性资本与中国宗教市场中的改教[J];文史哲;2012年03期

5 严丽;;维吾尔族麦西莱甫的人类学阐释——对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理论的运用及反思[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6 何秀丽;;于田维吾尔族“居宛托依”的教育人类学解读[J];昌吉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7 王进;;宗教场域论:一种民族宗教研究的新范式——以彝族毕摩教为例[J];云南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8 阿地力江·阿布都力;;从经济视角看伊斯兰文化对维吾尔族生活的影响[J];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05期

9 成珊娜;张玲玲;万海玲;;近三十年国内近代南疆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研究综述[J];西域研究;2010年02期

10 任红;;新疆维吾尔族伊斯兰教经堂教育的历史及其影响[J];中国穆斯林;2009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艾比布拉·阿布都沙拉木;刀郎人—对维吾尔族一个特殊文化群体的人类学考察[D];兰州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任红;新疆维吾尔族伊斯兰教育及其影响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649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649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b6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