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社会学视野下的天等壮族传统“暖屋”仪式研究
发布时间:2020-06-13 22:17
【摘要】:本文对农民返乡建房建而不住的现象进行反思,将这种现象置于具体的村落空间中进行考察。在文献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对天等壮族建房活动过程和相关的仪式进行了人类学田野调查,对天等壮族族群的人居空间认知观念加以理论分析。以个案分析为基础,从空间的视角运用布迪厄空间社会理论中“惯习”、“场域”核心概念,分析中屯壮族家屋营造实践活动,试图对天等壮族的人居空间观提出自己的观点。天等中屯壮族把建房当作一件人生大事,建房过程中不同的仪式贯穿其中,新房入宅仪式以及在日常使用过程中,敬土、祭祖、祀鬼神、禳灾祈福等仪式已成为生活的组成部分。天等中屯壮族家屋营造过程中以及使用过程中的一系列仪式是一种“暖屋”仪式,是壮族人民运用地方性知识建构理想家屋的一种方式。这种“暖屋”方式是在“天人合一”价值观和“人和”的伦理道德观指引下,通过仪式的方式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以及人与超自然之间的关系。本文以天等中屯壮族家屋营造实践活动为个案分析,考察了当地人家屋营造中选宅基地、择日、动土、封顶、入宅等过程和相关的仪式内容。家屋营造活动遵循的是传统信仰习俗即堪舆术,其中选宅基地、择日仪式追求的是家屋与宇宙、自然、相邻建筑之间在空间上和时间上的和谐。动土、入宅仪式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祭祖、敬神、禳灾祈福仪式等追求的是人与土地、祖先、灶神等超自然之间的和谐。在家人生病、发生意外等事件时,中屯壮族处理家屋危机的方式再次充分考虑了家屋的风水问题以及人与自然神灵、祖先神灵等超自然之间的关系,人们从始至终都在追求人、屋、神之间的和谐,从而获得心理与精神上的满足。另外,家屋营造过程和日常使用过程中的亲属、邻里帮工、礼物交换等活动说明伦理道德观是乡村社会秩序良性发展的价值基础。本文的主要观点是:天等壮族人居空间认知观念是在“天人合一”价值观和乡土伦理道德观的指引下,构建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人神共居”的、“暖”的、“洁净”的家屋,以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超自然之间的和谐。基于对天等壮族人居空间认知观念的研究结论,在当下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为壮乡乡村文化建设提出几点个人拙见,主要从壮族文化自信建构的角度进行讨论:一是在政策层面提供制度保障;二是在经济层面注重发展文化产业;三是注重壮族文化主体的参与性与创造性。
【图文】:
天等县地图(来源:天等县志)
中屯村落空间结构(来源:笔者绘于2018年10月1日)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C912.8
本文编号:2711823
【图文】:
天等县地图(来源:天等县志)
中屯村落空间结构(来源:笔者绘于2018年10月1日)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民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C912.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王彪;;空间社会学:当代社会解释的新路径[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06期
2 潘泽泉;;当代社会学理论的社会空间转向[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1期
3 郭立新;打造生命:龙脊壮族竖房活动分析[J];广西民族研究;2004年01期
4 韦熙强,覃彩銮;壮族民居文化中的宗教信仰[J];广西民族研究;2001年02期
5 黄世杰;;壮族师公及其经典研究[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1年02期
6 李亦园;传统价值观与健康行为[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7 覃彩銮;试论壮族民居文化中的“风水”观(下)[J];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03期
8 覃彩銮;试论壮族民居文化中的“风水”观(上)[J];广西民族研究;1996年02期
9 黄世杰;桂西壮族鬼的观念浅析[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冶;广西壮族传统聚落及民居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焦佩恩;南宋上梁文研究[D];西北大学;2017年
2 周杰;原生态视野下的广西黑衣壮传统民居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711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711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