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个案工作介入
本文关键词:社区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个案工作介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医疗卫生条件逐步改善,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也发生着变化,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的同时,导致越来越多空巢老人的出现。在这一庞大的群体中,80岁以上的高龄空巢老人,由于身体、年龄等各方面的原因无法经常外出与人接触,对新鲜事物接受能力较慢,他们的情感诉求长期得不到满足,继而出现孤独、自卑、抑郁等心理隐患,因此对这一群体的精神慰藉显得十分必要。而个案工作强调以案主为中心、重视案主社会支持网络的开发与利用、关注案主的优势与潜能,对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有着得天独厚的方法优势,通过对M社区高龄空巢老人的走访调查,社工发现这些老人精神生活普遍单一,渴望能有人陪他们聊天,情感表达的需求长期得不到满足。本文选取了两位具有代表性的高龄空巢老人,针对两位老人的具体情况,在借鉴以往研究成果和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开展个案工作。通过个案工作的开展和对以往研究加以借鉴的基础上,本文得出结论:个案工作介入要有针对性;案主自身观念的改变是走出负面情绪的关键;家庭关系是影响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重要因素。对于高龄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本文提出几点建议,即培养高龄空巢老人的自我精神慰藉能力;提高家庭成员对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重视;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
【关键词】:高龄空巢老人 精神慰藉 老年个案工作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6;C913.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9
- 1.1 研究背景7-8
- 1.2 研究意义8
- 1.2.1 现实意义8
- 1.2.2 理论意义8
- 1.3 研究方法8-9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和理论依据9-13
- 2.1 概念界定9-10
- 2.1.1 高龄空巢老人9
- 2.1.2 精神慰藉9-10
- 2.2 理论依据10-13
- 2.2.1 社会支持理论10-11
- 2.2.2 需要层次理论11
- 2.2.3 活动理论11-13
- 第三章 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必要性及个案工作介入的优势13-17
- 3.1 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必要性13-15
- 3.1.1 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要求13-14
- 3.1.2 高龄空巢老人的精神慰藉更加迫切14-15
- 3.2 个案工作介入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优势15-17
- 3.2.1 强调以案主为中心15-16
- 3.2.2 重视案主社会支持网络的开发与利用16
- 3.2.3 关注案主优势和潜能16-17
- 第四章 社区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个案工作介入17-33
- 4.1 健康独居高龄空巢老人的个案工作介入17-25
- 4.1.1 接案和预估17-18
- 4.1.2 方案设计18-20
- 4.1.3 个案工作的介入20-24
- 4.1.4 评估与结案24-25
- 4.2 贫困半自理高龄空巢老人的个案工作介入25-33
- 4.2.1 接案和预估25-26
- 4.2.2 方案设计26-28
- 4.2.3 个案工作的介入28-31
- 4.2.4 评估与结案31-33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33-35
- 5.1 结论33
- 5.1.1 个案工作的介入要有针对性33
- 5.1.2 案主自身观念的改变是走出负面情绪的关键33
- 5.1.3 家庭关系是影响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重要因素33
- 5.2 建议33-35
- 5.2.1 培养高龄空巢老人的自我精神慰藉能力33-34
- 5.2.2 提高家庭成员对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重视34
- 5.2.3 为高龄空巢老人提供更多的社会支持34-35
- 致谢35-36
- 参考文献36-38
- 附录38-39
- 作者简介39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海峰;;“空巢老人”——谁解个中滋味[J];就业与保障;2007年02期
2 孟f ;黄佳豪;;农村空巢老人生存状况亟待关注[J];社会福利;2008年04期
3 李方泰;王子鸣;卜凡秀;;绥化学院关爱“空巢老人”调查报告[J];绥化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黄佳豪;;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家庭)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8期
5 杨秀婷;王春昕;王桂茹;何冬梅;;我国空巢老人焦虑抑郁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18期
6 李月英;;农村空巢老人研究的文献综述[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0年11期
7 朱瑜;;城市空巢老人的生存现状与对策[J];黑河学刊;2011年01期
8 邵德兴;;浙江农村空巢老人帮扶服务体系建设实证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09期
9 张嘉薇;;我省农村空巢老人心理状况调查分析[J];才智;2011年31期
10 温忠文;聂志平;;空巢老人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福建省学会上杭研究小组;林锦添;钟振华;邱仲基;范志喜;张昌林;邱美玲;罗德洪;;关于上杭县“空巢老人”情况的调查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2 福建省学会建阳研究小组;;建阳市“空巢老人”情况调查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3 福建省学会永安研究小组;;永安市“空巢老人”现状调查及对策建议[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4 福建省学会福清研究小组;;福清市城乡“空巢老人”状况调查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5 福建省学会漳浦研究小组;;漳浦县“空巢老人”调研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6 ;福州市“空巢老人”情况调查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7 三明市老年学学会调研组;蓝建英;;三明市“空巢老人”问题的调查与思考[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8 彭世灯;徐祖权;;宁德市“空巢老人”情况调查报告[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9 赖剑呜;;从另一视角关注农村“空巢老人”[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三)——积极老龄化研究之五——“空巢老人”问题[C];2009年
10 周树基;;空巢老人晚年生活的期待[A];陕西老年学通讯2010年第4期(总第84期)——人口老龄化战略研究与养老服务社会化体系建设文选[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野;关心空巢老人[N];安徽日报;2006年
2 侯世标 段贤来 何宏葆;六大难题困扰“空巢老人”[N];安徽日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马全祥;“空巢老人”盼望老年餐[N];北京社会报;2006年
4 蔡敏;“空巢老人”成病患高发人群[N];中国老年报;2007年
5 严万达邋唐瑛;农村空巢老人寂寞谁人知[N];光明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丁国元邋本报实习生 王邵丹 杨晓丽;值得关注的空巢老人抑郁症[N];工人日报;2007年
7 衣琼;温暖送给“空巢老人”[N];贵阳日报;2007年
8 吴思勇;政府为空巢老人雇“保姆”[N];南昌日报;2007年
9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陶立群;空巢老人需要三大保障[N];中国社会报;2007年
10 四川省巴中市民政局 孙启洋;农村“空巢老人”情况分析与对策[N];中国社会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秀芬;“空巢老人”伦理问题探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付睿;农村空巢老人问题实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11年
3 杨秀萍;农村空巢老人养老服务问题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2年
4 黄艳香;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湖南大学;2012年
5 喜忠孝;空巢老人群体成因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2年
6 陈海荣;农村空巢老人生活困境及对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3年
7 马平川;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齐鲁工业大学;2013年
8 李书宁;城市空巢老人赡养权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9 蔡玮娟;当前我国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年
10 谢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社区高龄空巢老人精神慰藉的个案工作介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85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785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