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治疗在后天视障人士个案服务中的应用研究
【学位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18
【中图分类】:C916
【部分图文】:
图 11.6.3 研究对象研究个案的选择在质的研究方法中占有重要的一环,有学者曾指出,质的注重对个案的深入理解与解释,通常依据研究目的而抽取数量较小的研宄对象研究问题提供最大的信息量,因而在质的研宄中通常采用非概率性的抽样方式性抽样。基于研究目的,选取了广州市 A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中的一个特殊视障人士案。其主要考虑到,广州市 A 家庭综合服务中心有开展残障人士的个案跟进服有意识的在利用社工个案手法介入视障人士叙事建构。质的研究并不强调由个而推论到总体,因而本研究旨在通过一个特殊个案,完整地、相对准确的说明利用叙事治疗手法提高后天视障人士自我效能。
社工:“如果要让你用一种物体来形容失明,你觉得它像什么?”A 婆婆:“我读书少,不太懂你说什么。”(由于 A 婆婆文化水平有限,所以无法理解上述说法,社工下面开始就换了一种令 A 婆婆较为易懂的说法做引导。)社工:“那你觉得失明对你来说是一个不好的东西吗?”A 婆婆:“不好就肯定是不好的,看不见东西以后,我都没办法照顾自己生活,还会连累女儿。我都一把年纪了,无论怎么样都好,就是不想连累女儿(此处省略部分对话)……不过这个也是我的报应,活该我背上这个包袱。”在本阶段中,社工尝试引导案主 A 婆婆进行外化对话,外化可以采用拟人或者拟物化的形式。社工开始时打算先利用比喻的方法引导 A 婆婆把自己的视力障碍与她自身分离出来,但因为 A 婆婆的文化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实际运用下效果并不够理想。情况如图 2 所示:
图 3 外化对话图表 23.2.3 重写对话 发展故事社工经常发现案主 A 婆婆受困于自己对“视障人士”负面评价的影响,认为“视障人士”都是没有能力照顾好自己生活,必然连累家人。这种带有非理性的负面评价,会令到 A 婆婆身上背负自己强加的沉重负担,心理压力亦随之而来,这样的生活故事里面可能会有我们注意不到的问题故事潜藏其中。叙事治疗方法需要通过新的故事来切换解决问题的角度。新的故事需要把旧的故事中人们收到的无论是出自自己还是他人的负面评价以外的事件进行追溯,在原有的当事人自己作为主角的故事链中重新把每个留有印象的事件按照时间发展串联起来重新发现自己人生故事的样貌。改写故事,在实际记忆的基础上运用生活的想象力让生命的新故事重新饱满起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艳玲;张玲玲;;浅谈叙事治疗在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年09期
2 冷含君;;将叙事治疗应用于心理健康教学的尝试[J];江苏教育;2016年64期
3 朱晓艳;;支线故事的力量——以妥瑞氏症学生辅导为例[J];江苏教育;2017年24期
4 李明;朱晓艳;;发展支线故事,让叙事治疗走进校园[J];江苏教育;2017年24期
5 于明东;;叙事治疗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中的应用——以“和焦虑握手”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7年24期
6 何顺超;陈睿;;自觉·自省·自悟:叙事心理治疗的存在主义历程[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7年09期
7 朱晓艳;;叙事取向的小学生自我意识辅导——以“我爱我自己”教学为例[J];江苏教育;2017年16期
8 李静;;《陪孩子遇见美好的自己》简介[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7年02期
9 任桂华;;叙事治疗法在中职问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效用分析[J];现代职业教育;2016年32期
10 周兴;;叙事治疗在高校应用过程中应把握的理念[J];山西青年;2017年1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8条
1 李焰;;叙事治疗中改写的对话及运用[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2 沈莉;;叙事治疗在网络咨询中的应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李焰;王立红;;论叙事治疗中的特殊意义事件[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4 李焰;张世彤;;叙事治疗在大学生心理咨询中的应用[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5 肖凌;李焰;;叙事治疗的哲学渊源[A];二十年“心”之探索——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C];2010年
6 王小明;;爱并没有离开[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三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2年
7 高丽;陈青萍;李珊;;叙事疗法:一例心理创伤者的治疗研究[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8 葛怡然;;叙事心理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抑郁症”个案报告[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精神疾病专业委员会第15届全国学术会议暨第2届京津冀中西医结合精神疾病学年会暨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王彦恒临床经验学习班论文集[C];201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2条
1 山西省大同矿区恒安新区S区平盛三小高级教师 赵丽清;“叙事”帮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N];中国妇女报;2017年
2 中国石油中心医院 李春;叙事护理:疗愈的不仅仅是患者[N];健康报;201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赵兆;叙事治疗在儿童情绪障碍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一;社会工作介入“老漂族”社会适应研究[D];吉林大学;2019年
2 马涛;叙事治疗介入社区矫正人员社会排斥问题的应用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7年
3 雷颖思;叙事治疗在后天视障人士个案服务中的应用研究[D];广州大学;2018年
4 魏臻;叙事治疗模式介入社区戒毒人员个案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5 杜露;叙事治疗模式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厌学情绪的个案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16年
6 令狐克梦;叙事治疗在福利院老年人自我效能提升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7 李漫;叙事治疗介入特殊儿童家庭照顾者消极角色认同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8 刘畅;叙事治疗在高龄退伍老兵个案中的运用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8年
9 吴瑞娜;叙事治疗改善高龄独居老人生命质量的个案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8年
10 蒋庆;叙事治疗在老年社会工作中的应用[D];华东理工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8205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820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