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视角下的青年男同性恋者性别气质形成研究 ——基于8位青年男同性恋者的深入访谈
发布时间:2020-12-08 17:14
本研究以生命历程理论为研究视角,运用深度访谈的方法,对8位青年男同性恋者进行深入访谈,将这些青年男同性恋者的生命历程作为研究主线,关注他们性别意识启蒙、社会化互动及具有冲击作用的生活事件,试图通过对这些青年男同性恋者的纵向分析,重点探析该群体是怎样形成不尽相同的性别气质,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历程,影响因素都有哪些,他们的生命轨迹存在一种怎样的趋势?并在此研究基础上,探讨上述研究结果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一些启示。本研究创造性的提出了青年男同性恋者性别气质形成是个体与环境不断碰撞的一个结果,具体的过程包括概念初醒、气质塑造、个体思考及自主选择四个阶段。该群体最初从家庭和朋辈处得到性别的初始概念,之后通过一系列的互动不断丰富自身对于性别气质的认知,经历气质冲撞事件后会产生对自身性别气质的思考,最终个体会自主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性别气质发展路径从而形成最终的性别气质。基于这样的研究发现,本文从社会工作的角度提供了相关服务建议。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同性恋研究的综述
1.2.2 国内外关于性别气质研究的综述
1.2.3 国内外关于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综述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质性研究方法
1.4.2 研究方法的实施
第2章 概念初醒:成长之初的男女有别
2.1 家庭中耳语边的概念
2.2.1 性别的现象和疑问
2.2.2 父母的解释和说明
2.2 父母是孩子的性别老师
2.2.1 父母的性别气质
2.2.2 家庭的和睦
2.2.3 教养方式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2.4 最直接的性别教育
2.3 小结
第3章 气质塑造:社会化互动过程中的性别气质形塑
3.1 朋友教会的那些事
3.1.1 无形的规则
3.1.2 不同的互动群体
3.1.3 不同的互动方式
3.2 学校是第二个家
3.2.1 学校中的性别教育科学
3.2.2 教师的作用与影响
3.2.3 成绩的最终指向
3.3 不一样的地域与文化
3.3.1 偶像的力量
3.3.2 同志圈的文化
3.4 小结
第4章 个体思考:性别气质强化事件的冲撞与反思
4.1 家庭暴力事件及冲击
4.1.1 家庭暴力事件
4.1.2 家庭暴力事件的冲击与反思
4.2 校园霸凌事件及冲击
4.2.1 校园霸凌事件
4.2.2 校园霸凌的冲击与反思
4.3 出柜事件及冲击
4.3.1 出柜事件
4.3.2 出柜的冲击与反思
4.4 小结
第5章 自主权衡:性别气质的自我选择
5.1 坚持自我的选择
5.2 调适自我的选择
5.2.1 主动调适
5.2.2 被动调适
5.3 小结
第6章 性别气质的形成分析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6.1 性别气质形成的过程
6.1.1 概念初醒: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
6.1.2 气质塑造:相互关系体的互动影响
6.1.3 个体思考:重要生活事件的影响
6.1.4 自主选择:个体能动性的发挥
6.1.5 小结
6.2 影响性别气质形成的因素
6.2.1 个体因素
6.2.2 环境因素
6.3 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启示
6.3.1 青少年群体在性别气质形成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6.3.2 对青少年在性别气质形成过程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建议
第7章 讨论与总结
7.1 讨论
7.1.1 关于性别气质的讨论
7.1.2 关于个体生命历程研究的讨论
7.2 研究贡献及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卷内备考表
本文编号:2905396
【文章来源】: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同性恋研究的综述
1.2.2 国内外关于性别气质研究的综述
1.2.3 国内外关于生命历程理论研究的综述
1.3 概念界定及研究框架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
1.4.1 质性研究方法
1.4.2 研究方法的实施
第2章 概念初醒:成长之初的男女有别
2.1 家庭中耳语边的概念
2.2.1 性别的现象和疑问
2.2.2 父母的解释和说明
2.2 父母是孩子的性别老师
2.2.1 父母的性别气质
2.2.2 家庭的和睦
2.2.3 教养方式之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2.2.4 最直接的性别教育
2.3 小结
第3章 气质塑造:社会化互动过程中的性别气质形塑
3.1 朋友教会的那些事
3.1.1 无形的规则
3.1.2 不同的互动群体
3.1.3 不同的互动方式
3.2 学校是第二个家
3.2.1 学校中的性别教育科学
3.2.2 教师的作用与影响
3.2.3 成绩的最终指向
3.3 不一样的地域与文化
3.3.1 偶像的力量
3.3.2 同志圈的文化
3.4 小结
第4章 个体思考:性别气质强化事件的冲撞与反思
4.1 家庭暴力事件及冲击
4.1.1 家庭暴力事件
4.1.2 家庭暴力事件的冲击与反思
4.2 校园霸凌事件及冲击
4.2.1 校园霸凌事件
4.2.2 校园霸凌的冲击与反思
4.3 出柜事件及冲击
4.3.1 出柜事件
4.3.2 出柜的冲击与反思
4.4 小结
第5章 自主权衡:性别气质的自我选择
5.1 坚持自我的选择
5.2 调适自我的选择
5.2.1 主动调适
5.2.2 被动调适
5.3 小结
第6章 性别气质的形成分析及对社会工作的启示
6.1 性别气质形成的过程
6.1.1 概念初醒:相对开放的社会环境
6.1.2 气质塑造:相互关系体的互动影响
6.1.3 个体思考:重要生活事件的影响
6.1.4 自主选择:个体能动性的发挥
6.1.5 小结
6.2 影响性别气质形成的因素
6.2.1 个体因素
6.2.2 环境因素
6.3 对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的启示
6.3.1 青少年群体在性别气质形成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6.3.2 对青少年在性别气质形成过程中开展社会工作服务的建议
第7章 讨论与总结
7.1 讨论
7.1.1 关于性别气质的讨论
7.1.2 关于个体生命历程研究的讨论
7.2 研究贡献及进一步的研究空间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卷内备考表
本文编号:29053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9053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