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梁漱溟的终极关怀及其实践
发布时间:2017-04-11 04:12
本文关键词:试论梁漱溟的终极关怀及其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本文以同情的理解和(积极意义上)理性的批判为方法论依据,对梁漱溟终极关怀思想,特别是从儒释道三方面资源进行了多角度梳理和阐释,并系统分析了他的关实践活动,考察了其思想形成的原因——包括家庭、时代、社会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凸显出这位“最后的儒家”的终极关怀及隐藏在背后的忧患意识,还原了他追求儒家“内圣外王”的艰难心路历程。解读梁漱溟这位文化保守主义者、终极关怀探索者的人生追求,即可以提示我们开拓继承文化资源中的活泼思路,,也可以透过价值意义的内涵把握知识分子的特质,同时还能说明中国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承受的艰辛和显现出来的缺陷。从梁漱溟身上可看出,中国人文知识分子重建精神价值的工作,乃是中华民族从社会整体上完成现代化的前提条件,且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有必要重新唤醒知识者的社会角色认定和自我主体意识。
【关键词】:终极关怀 儒学 佛学 知识分子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3
【分类号】:C092.6
【目录】:
- 摘要4-6
- 引言6-7
- 一 终极关怀的理解7-11
- (一) 终极关怀的价值7
- (二) 终极关怀的内在涵义7-9
- (三) 中西终极关怀差异的基本表述9-11
- 二 梁漱溟生平事履:人生与社会、终极关怀与现实之间11-17
- 三 儒佛一体的终极关怀17-23
- (一) 终极根本的合一--生命的合一17-22
- 1 、 苦乐--生命终极关怀的开始18
- 2 、 佛家--“无我为大”18-19
- 3 、 儒家--“寻孔颜乐”19-22
- (二) 体用合一的终极关怀22-23
- 四 终极关怀的落实--乡村建设23-35
- (一) 政治体制构想的提出24-27
- (二) 邹平乡村建设模式27-30
- (1) 乡农学校模式的结构特点27-28
- (2) 乡农学校组织的主要功能28-30
- (三) 乡村建设的延续30-32
- (四) 乡村建设的实质32-35
- 五 终极关怀思想形成的原因35-47
- (一) 父辈的影响35-41
- 1 、 实用主义36-37
- 2 、 道德榜样37-39
- 3 、 死的意义开启39-41
- (二) 伍庸伯的影响41-42
- (三) 王学影响42-43
- (四) 梁漱溟与柏格森的生命哲学43-47
- 结语47-49
- 参考文献49-51
- 后记51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梁宇;试论梁漱溟对伍庸伯《大学》解的阐扬[D];杭州师范大学;2010年
2 李婷婷;传统文化与民主政治的对接[D];河北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梁漱溟的终极关怀及其实践,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98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98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