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原因和对策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01-25 22:08
  职业倦怠现象的产生是多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知晓度低、薪酬待遇与社会地位低、人才培养存在短板、专业机构的支持欠缺、个体因素等,是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构建社会工作友好型社会,完善社会工作者的管理与支持,增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专业自律等,是应对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问题的策略。这一问题的有效预防与解决,会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工作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发展。 

【文章来源】: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20,36(0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现状
    (一)情绪低落,身体容易感到疲惫,工作积极性降低
    (二)服务态度冷漠,忽视青少年的个性化需求,工作主动性降低
    (三)怀疑自我,产生离职倾向
二、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原因分析
    (一)职业的社会认可度和知晓度低
    (二)薪酬待遇与社会地位低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人才培养存在短板
    (四)专业机构的支持欠缺
    (五)青少年社会工作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1.受服务对象青少年不良状况的影响
        2.服务对象青少年的“暴力行为”难以排解
        3.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
    (六)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工作内容和职场环境的失衡
        第一,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工作时间较长很容易让他们产生疲劳感。
        第二,一些青少年社会工作者面临工作职责不清的困境。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对策研究
    (一)构建青少年社会工作友好型社会
        1.完善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2.加大政府支持力度
        3.建立过渡性人才培养机制
        4.规范青少年社会工作者准入制度
    (二)加强青少年社会工作者的管理与支持,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和氛围
        1.社会工作机构的管理与支持
        2.社区居委会的支持
    (三)青少年社会工作者要增强专业自律,提高服务水平
        1.明确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增强职业认同和归属感
        2.建立合理职业期待,积极面对工作压力
四、结语



本文编号:29999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29999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f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