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生育偏好变化及其相互影响
发布时间:2021-01-26 08:16
文章利用2014和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采用多项逻辑斯蒂和结构方程模型,从夫妻联合视角分析生育偏好的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研究发现:(1)个体生育偏好在前后两轮调查之间保持基本稳定,27%左右的被访者,理想子女数发生了变化,其中增加和减少的比例大致相当。(2)无论妻子还是丈夫,生育偏好的变动都受到配偶的影响,从而使夫妻双方的生育偏好相互靠拢或趋近一致。具体而言,如果配偶的理想子女数较高则向上修正自己的生育偏好,反之则向下调整生育偏好。同时,如果配偶的生育偏好提高或下降,自己的理想子女数也倾向于相应增加或减少。(3)夫妻生育偏好及其变化的影响因素,既有相似性又存在差异。上述研究发现对理解家庭内部的生育决策机制和过程具有启示意义。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与文献述评
三、数据、变量和方法
(一)变量及样本特征
(二)分析策略
四、实证分析与讨论
(一)描述性分析
(二)多项逻辑斯蒂回归结果
(三)结构方程
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性别偏好对家庭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夫妻视角下的一项实证研究[J]. 宋健,靳永爱,吴林峰. 人口研究. 2019(03)
[2]生育意愿中的独生属性与夫妻差异——基于上海市夫妻匹配数据的分析[J]. 卿石松,丁金宏. 中国人口科学. 2015(05)
[3]生育意愿的测量与应用[J]. 郑真真. 中国人口科学. 2014(06)
[4]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J]. 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4)
本文编号:3000780
【文章来源】:中国人口科学.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理论与文献述评
三、数据、变量和方法
(一)变量及样本特征
(二)分析策略
四、实证分析与讨论
(一)描述性分析
(二)多项逻辑斯蒂回归结果
(三)结构方程
五、结论与启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性别偏好对家庭二孩生育计划的影响——夫妻视角下的一项实证研究[J]. 宋健,靳永爱,吴林峰. 人口研究. 2019(03)
[2]生育意愿中的独生属性与夫妻差异——基于上海市夫妻匹配数据的分析[J]. 卿石松,丁金宏. 中国人口科学. 2015(05)
[3]生育意愿的测量与应用[J]. 郑真真. 中国人口科学. 2014(06)
[4]中国人口生育意愿变迁:1980—2011[J]. 侯佳伟,黄四林,辛自强,孙铃,张红川,窦东徽. 中国社会科学. 2014(04)
本文编号:3000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00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