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视角下聋哑人社会融合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12 19:24
本文关键词:优势视角下聋哑人社会融合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年来,民办社会工作服务机构和政府购买社会工作服务得到党和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推动,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社会支持计划被列为重点项目,这就为包括聋哑人在内的众多残疾人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和机会。与传统简单的救济式助残理念相比,专业社会工作服务注重助人理念的培育,强调潜在资源整合和多元化的需求满足。社会工作者在与聋哑人建立专业关系,提高聋哑人参与社会能力,以及重建社会接纳体系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助人的专业性和高效率使得社会工作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认可和青睐,并被介绍到残疾人弱势群体的康复过程中。聋哑残疾人具有的特殊性对社会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渴望享受到社会平等的公民尊严和待遇,却面临不断被社会边缘化的厄运。事实证明:用独特的优势视角,挖掘培育放大聋哑人的优势和潜能,弱化聋哑人“被弱势”的固定传统思维,逐渐树立聋哑人自立自强的美好品质,让努力合法劳动成为聋哑人的人生目标,以此赢得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社会工作者在为聋哑人提供服务过程中,注重组织策划、交流平台建设,不断发现强化巩固聋哑人优势,逐步打破聋健两群体的隔阂,最终实现聋哑人的社会融合的目的。出于对聋哑人的关注和对残健平等理念的思考,本论文以社会工作、社会学和心理学等学科作为研究理论基础,结合专业实习期间对社会工作服务实践的总结和反思,以优势视角从聋哑人自身、家庭和社会三个角度分析融合困境,结合社会工作服务案例进行系统介绍和分析,尝试总结聋哑人参与社会服务模式的成功经验,以期能够促进聋健两群体相互认知接纳,为聋哑人真正实现社会融合提供一些助力。
【关键词】:社会工作 聋哑人 优势视角 社会融合
【学位授予单位】:贵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6;D669.69
【目录】:
- 摘要6-7
- Summary7-9
- 第一章 绪论9-22
- 1.1 问题的提出9-10
- 1.2 研究意义10-11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1-17
- 1.3.1 国外研究状况11-14
- 1.3.2 国内研究状况14-17
- 1.4 研究方法和对象17-18
- 1.4.1 文献研究法17
- 1.4.2 个案研究法17
- 1.4.3 访谈法17-18
- 1.5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18-22
- 1.5.1 聋哑人18
- 1.5.2 优势视角18-19
- 1.5.3 社会融合19-22
- 第二章 聋哑人社会融合的困境和优势及其原因分析22-30
- 2.1 聋哑人自身因素22-25
- 2.1.1 依赖心理和自立自强精神22-23
- 2.1.2 生活封闭和交往需求23-24
- 2.1.3 社会形象的重建24
- 2.1.4 职业素养的提高24-25
- 2.2 聋哑人家庭因素25-26
- 2.2.1 家庭教育观念25
- 2.2.2 家长守护职能25-26
- 2.2.3 家庭社会化训练26
- 2.3 社会因素26-30
- 2.3.1 学校特殊教育26
- 2.3.2 就业有关权益的保障26-27
- 2.3.3 聋健沟通媒介建设27
- 2.3.4 其他支持社会网络27-30
- 第三章 优势视角介入聋哑人社会融合的实务操作30-52
- 3.1 优势视角介入的必要性和必要性30-31
- 3.1.1 介入的必要性30
- 3.1.2 介入的可行性30-31
- 3.2 案例一:个案工作介入人际交往障碍聋哑人31-38
- 3.2.1 个案工作开展思路和假设31-32
- 3.2.2 个案基本资料32-33
- 3.2.3 案主困境和优势评估33
- 3.2.4 个案服务计划33-34
- 3.2.5 个案工作记录34-38
- 3.2.6 评估和总结38
- 3.3 案例二:个案工作介入情绪管理障碍聋哑人38-47
- 3.3.1 个案工作开展思路和假设38-39
- 3.3.2 个案基本资料39
- 3.3.3 案主困境和优势评估39-40
- 3.3.4 个案服务计划40-41
- 3.3.5 个案工作记录41-46
- 3.3.6 评估和总结46-47
- 3.4 聋哑人主动参与社会服务探索47-52
- 3.4.1 聋哑人参与社会服务的意义47-48
- 3.4.2 聋哑人参与社会服务的可行性48-50
- 3.4.2.1 政府对残疾人事业的推动48
- 3.4.2.2 企业社会责任感逐步提升48-49
- 3.4.2.3 专业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49
- 3.4.2.4 社会大众对公益事业的支持49-50
- 3.4.3 社会工作者应努力的方向50-51
- 3.4.3.1 组织策划50
- 3.4.3.2.聋健交流学习的平台建设50
- 3.4.3.3.工作人员的培训和及时评估50-51
- 3.4.4 聋哑人参与社会服务的评估51-52
- 3.4.4.1 聋哑人参与社会服务的过程评估51
- 3.4.4.2 聋哑人参与社会服务的前后效果评估51-52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52-54
- 4.1 结论52
- 4.2 反思52-54
- 致谢54-55
- 参考文献55-5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浸;;优势视角下的福利院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以无锡市社会福利中心为例[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2年09期
2 赵明思;;优势视角: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新模式[J];社会福利(理论版);2013年08期
3 王s,
本文编号:3019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19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