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的代际传递:基本逻辑与现实研判
发布时间:2021-02-25 02:30
农业家庭经营形态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促进农业家庭经营平稳而有效的代际传递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高效发展的重要保障。国外学者对该现象和问题关注较早并已形成系统性研究成果,比较而言,中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后,在法律制度逐渐完善和土地要素市场化进程大幅推进的背景下,农业家庭经营形态逐步稳定,代际传递问题成为一种客观实践的需要并被国内学者关注。本文基于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框架提出农业家庭周期演变的阶段性特征和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一般规律。研究认为:农业家庭经营的代际传递是家庭生命周期规律的逻辑必然。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包括正式制度下的有形资源传递与非正式制度下的无形资源传递,影响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现实因素众多,其中大多数通过农业家庭经营的在任者数量和质量、继任者数量和质量以及代际传递环境三个方面产生影响。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客观性日益凸显,对该问题进行研究的紧迫性不断增强。最后,对未来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的形态演变和代际传递趋势进行展望。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相关文献评述
二、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基本逻辑
(一)农业家庭经营的生命周期阶段及特征
(二)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两条逻辑
1. 正式制度下的有形资源代际传递。
2. 非正式制度下的无形资源代际传递。
三、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现实研判
(一)在任者和继任者劳动力规模
1.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引发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
2. 农业比较效益低、传统“轻农贱农”观念、务农积极性不足促使新生代农业人口远离农村。
3. 新生代农业人口的婚姻观、生育观及低生育率致使农业家庭经营内部传递面临严重考验。
(二)在任者和继任者劳动力质量
1. 人口老龄化及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趋势导致农村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
2. 农业新生劳动力从业技能和受教育水平反向刺激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环境的优化。
3. 国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结构直接影响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周期和进程。
(三)农业生产经营和代际传递环境
1. 地权稳定性直接影响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稳定性和效率。
2. 农业法规政策引导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规范性和发展方向。
3. 传统观念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代际传递产生家庭间和个体间差异。
四、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地租约期限结构对家庭农场主代际传承意愿的影响[J]. 钱龙,杜志雄. 改革. 2019(03)
[2]生成机制、个人禀赋与家庭农场主培育[J]. 江永红,戚名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5)
[3]论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及拓展方向[J]. 罗必良,李尚蒲.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1)
[4]农业劳动力的代际更替:国有农场案例研究[J]. 朱玲. 劳动经济研究. 2017(03)
[5]兼业小农抑或家庭农场——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变迁的路径选择[J]. 赵佳,姜长云. 农业经济问题. 2015(03)
[6]农户稻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江西619个种粮大户调查数据[J]. 朱红根,翁贞林,陈昭玖,张月水.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2)
本文编号:3050298
【文章来源】:经济学家.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相关文献评述
二、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基本逻辑
(一)农业家庭经营的生命周期阶段及特征
(二)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两条逻辑
1. 正式制度下的有形资源代际传递。
2. 非正式制度下的无形资源代际传递。
三、中国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现实研判
(一)在任者和继任者劳动力规模
1. 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城镇化带动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引发农村劳动力数量减少。
2. 农业比较效益低、传统“轻农贱农”观念、务农积极性不足促使新生代农业人口远离农村。
3. 新生代农业人口的婚姻观、生育观及低生育率致使农业家庭经营内部传递面临严重考验。
(二)在任者和继任者劳动力质量
1. 人口老龄化及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并成为趋势导致农村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
2. 农业新生劳动力从业技能和受教育水平反向刺激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环境的优化。
3. 国民健康水平和健康结构直接影响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周期和进程。
(三)农业生产经营和代际传递环境
1. 地权稳定性直接影响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稳定性和效率。
2. 农业法规政策引导农业家庭经营代际传递的规范性和发展方向。
3. 传统观念使得农业家庭经营的代际传递产生家庭间和个体间差异。
四、结论及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地租约期限结构对家庭农场主代际传承意愿的影响[J]. 钱龙,杜志雄. 改革. 2019(03)
[2]生成机制、个人禀赋与家庭农场主培育[J]. 江永红,戚名侠.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8(05)
[3]论农业经营制度变革及拓展方向[J]. 罗必良,李尚蒲. 农业技术经济. 2018(01)
[4]农业劳动力的代际更替:国有农场案例研究[J]. 朱玲. 劳动经济研究. 2017(03)
[5]兼业小农抑或家庭农场——中国农业家庭经营组织变迁的路径选择[J]. 赵佳,姜长云. 农业经济问题. 2015(03)
[6]农户稻作经营代际传递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分析——基于江西619个种粮大户调查数据[J]. 朱红根,翁贞林,陈昭玖,张月水. 中国农村经济. 2010(02)
本文编号:30502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502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