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人类学主要流派婚姻研究的理论轨迹评析

发布时间:2021-03-05 08:05
  人类学诞生的百余年间,婚姻研究始终贯注于学科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西方各学派从不同视域入手将婚姻纳入各色社会范畴比较观察、阐释剖析,最终形成"进化论""反进化论""文化决定论""交换论""结构—功能主义""结构主义""反结构主义""象征主义"等多种流派和观点。每一学派研究视域的转折、研究侧重的改变均事关社会变迁、思潮变化,学界也在这样的探索中不断刷新和深化着对于婚姻的理解与认识。有鉴于此,以西方人类学理论演进历程为纲,厘清一百年来主流学派在婚姻研究领域的理论轨迹,对奠定学理比较的根基,深化婚姻研究的思想应该会有一定作用。 

【文章来源】:云南社会科学. 2020,(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1 页

【部分图文】:

人类学主要流派婚姻研究的理论轨迹评析


人类婚姻形态进化图谱

形态图,婚姻,形态图,人类


致力于政治经济研究的思想巨人马克思·韦伯(Max Weber)虽非婚姻研究专家,却还是在《经济通史》一书中通过对日耳曼、斯拉夫等欧洲古老民族土地制度、农业组织的考察,推翻了原始共产制者主张婚姻家庭“紧随财产所有制进化而进化”的见解,否定了人类婚姻“杂婚→辈分婚→族外群婚→对偶婚→专偶婚”的单线进化模式,指出群婚散见于各地,显然不是婚姻进化的一个一般阶段;父权制婚姻和母权制婚姻可以同时并存,甚至出现在同一家庭内,古典进化论者并没有支持婚姻前后演进顺序的充分证据。(1)被尊为“现代人类学之父”的博厄斯(F.Boas)一方面肯定摩尔根的开创性功绩,另一方面批评他在田野资料不足的情况下就“拟定了一个人类婚姻进化史的全部纲领”,为时过早。(2)在博厄斯看来,科学的工作应当建立在资料完备、言必有据的基础上而不是思辨归纳,古典进化论有关起源的命题属于逻辑推理,“臆测大于科学”,并无社会实例支持。

婚姻,人类学家


S.南达(Serena Nanda)批驳了以往研究试图统一婚姻定义、设定婚姻研究范式的做法。他认为人类学家探讨婚姻家庭最好的办法应是基于社会的基本要求探讨婚姻在不同社会如何合理化、正统化以及发挥功能,而不是纠结在给婚姻下一个普适性的定义。比如当代美国社会实行的单偶制就绝非严格意义上的单偶制。因为美国的离婚率和再婚率之高世界少见,所以一夫一妻婚虽可称作单偶制,实质上却是多偶制的改头换面,只能称作“连续的一夫一妻婚”(4)(Serial monogamy)。此后,其他人类学家也提出与S·南达近似的看法。此后,其他人类学家也提出与S.南达近似的看法,康奈尔大学的教授约翰·博恩曼(John Borneman)同样反对在婚姻研究上“寻找一套足以把人类文化作普适性解释的惯例和体制”(5);威廉·A.哈维兰(William A.Haviland)对北美社会频发的“结婚—离异—再婚”的婚姻模式提出反思,深化了对“连续的一夫一妻”的认识。(1)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走访——评蔡华著《无父无夫的社会:中国的纳人》[J]. 克利福德·格尔茨,吴乔.  民族研究. 2002(01)
[2]关心与被关心:把婚姻、亲属关系、性别和性取而代之[J]. 约翰·博恩曼.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8(04)



本文编号:30648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648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2f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