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05 15:38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城务工,将子女留在家中,由亲戚朋友照看,因而形成了庞大的“留守儿童”群体。由于长时间与父母分隔,这些孩子无论是生活、学习还是人格塑造方面都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出现了人际关系紧张、学习成绩下降、心理扭曲、亲子关系淡化等的问题,这一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习总书记多次在政府报告中提到要健全留守儿童服务体系。人们既认识到当前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较多,也同时要看到这些孩子自身蕴藏的潜在能量及环境优势,挖掘他们的优势特质。本文将基于优势视角,分析社会工作介入留守儿童的途径与方法。本论文将以河北省涞水县X小学为研究地点,采用非概率抽样的方式,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方法对当地留守儿童进行研究,并挖掘他们自身优势和外在优势,尝试分析基于优势视角的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理念、方法、过程,从而为留守儿童提供更加科学、有益的专业服务,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本论文的结构:第一章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及相关概念;第二章文献综述,主要对以往的文献进行回顾;第三章介绍研究思路,包括研究问题、资料收集方法,研究对象选取等;第四章介绍农村留守儿童被留守在家的影响;第...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1基于优势视角的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及启示[J]. 陈世海,黄春梅,张义烈. 青年探索. 2016(05)
[2]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基于关系为本的实务视角[J]. 张军,王进文.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3]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特点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 班永飞,宋娟,吴孝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01)
[4]立体赋权: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J]. 姚进忠,巨东红. 当代青年研究. 2012(12)
[5]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研究——以宿迁市五个乡镇中学留守儿童为例[J]. 刘红,刘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7)
[6]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J]. 张长伟,沈斌. 继续教育研究. 2012(02)
[7]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 胡昆.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8)
[8]中国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述评[J]. 雷鹏,陈旭,关幼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9]社会工作视阈下的抗逆力解读[J]. 王君健,薛小勇,董凌芳. 社会工作(下半月). 2010(05)
[10]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干预措施评价[J]. 张克云,叶敬忠. 青年探索. 2010(02)
硕士论文
[1]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 黄梦杰.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家庭教育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D]. 吴航.华中农业大学 2015
[3]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研究[D]. 蔺广健.天津师范大学 2015
[4]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社会适应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肖梦洁.广西师范大学 2015
[5]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研究[D]. 程忆民.西南财经大学 2012
[6]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研究[D]. 李翠苓.吉林大学 2012
[7]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 梁维.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D]. 刘信.广州大学 2011
[9]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学思考[D]. 吴欢.广西师范学院 2010
[10]贵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D]. 陆丹.贵州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65446
【文章来源】:北京建筑大学北京市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图文】:
1基于优势视角的分析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研究及启示[J]. 陈世海,黄春梅,张义烈. 青年探索. 2016(05)
[2]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基于关系为本的实务视角[J]. 张军,王进文.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16(05)
[3]贵州省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行为特点及与社会支持的关系[J]. 班永飞,宋娟,吴孝勇.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13(01)
[4]立体赋权: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的建构[J]. 姚进忠,巨东红. 当代青年研究. 2012(12)
[5]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研究——以宿迁市五个乡镇中学留守儿童为例[J]. 刘红,刘娜.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7)
[6]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网络研究[J]. 张长伟,沈斌. 继续教育研究. 2012(02)
[7]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状况调查研究[J]. 胡昆.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08)
[8]中国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研究述评[J]. 雷鹏,陈旭,关幼萌.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0(06)
[9]社会工作视阈下的抗逆力解读[J]. 王君健,薛小勇,董凌芳. 社会工作(下半月). 2010(05)
[10]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留守儿童干预措施评价[J]. 张克云,叶敬忠. 青年探索. 2010(02)
硕士论文
[1]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研究[D]. 黄梦杰.华东师范大学 2016
[2]家庭教育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D]. 吴航.华中农业大学 2015
[3]贫困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研究[D]. 蔺广健.天津师范大学 2015
[4]留守儿童社会支持、心理弹性、社会适应现状及其关系研究[D]. 肖梦洁.广西师范大学 2015
[5]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持研究[D]. 程忆民.西南财经大学 2012
[6]优势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农村留守儿童服务的研究[D]. 李翠苓.吉林大学 2012
[7]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研究[D]. 梁维.华中师范大学 2011
[8]农村留守儿童学业问题影响因素研究[D]. 刘信.广州大学 2011
[9]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学思考[D]. 吴欢.广西师范学院 2010
[10]贵阳市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研究[D]. 陆丹.贵州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065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65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