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工作实务趋同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1-03-20 10:45
本研究通过文献分析、参与观察对三个小组活动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在资源配置规则、政府社会评估、现代民众对于社会工作的期待等综合影响下,当前许多小组工作存在趋同化现象。在小组过程中,社工不考虑组员之间的差异性,将组员等同于一个整体而开展活动,导致组员认知和行为的趋同,严重破坏了小组动力学,阻碍了成员个性的散发,小组增权效果差,小组功能流于形式化。小组服务应有效利用组员之间的差异性,即由组员的优势影响组员;小组需尊重个性发展原则,而不是复制领袖品质;小组是培养小组动力,让小组自律运行,而不是标准化。进而从社会工作组织和小组工作两方面,提出有效避免小组趋同的建议。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趋同
1.2.2 小组工作趋同
1.2.3 小组动力学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
1.3.2 实地研究
一、“羽你同行”——认知趋同
1.1 小组起由
1.2 执行过程
1.3 讨论
二、“好人际GOGOGO”——情绪趋同
2.1 小组起由
2.2 执行过程
2.3 讨论
三、“健康成长”——行为趋同
3.1 小组起由
3.2 执行过程
3.3 讨论
四、讨论——趋同与小组工作
4.1 小组工作趋同的推手
4.2 避免社会工作机构趋同化
4.3 避免小组工作趋同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行为自律及小组工作介入研究[J]. 戴一祎. 现代交际. 2018(10)
[2]资源依赖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策略研究[J]. 谢敏,吴中宇. 理论月刊. 2016(10)
[3]论社工机构差异化、品牌化发展——以广州市为例[J]. 方英.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04)
[4]网络互动中的群体趋同效应及其影响机制[J]. 周宏,张皓,劳沛基,刘大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3)
[5]高校学生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建构路径——基于对X高校“起跑线”团队的分析[J]. 徐艳红.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02)
[6]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模式探新——以浙江大学朋辈会心团体为例[J]. 刘艳.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4(01)
[7]政府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的运作机制、困境及前瞻[J]. 马贵侠,叶士华.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8]国外非营利组织品牌研究述评与展望[J]. 张冉.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11)
[9]团体辅导在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中的应用[J]. 张明婧,邬瑞杰. 北京教育(高教). 2012(09)
[10]专业社会工作在学校现有学生工作体制内的嵌入[J]. 许莉娅. 学海. 2012(01)
博士论文
[1]基于情境线索的属性趋同效应研究[D]. 孙洪杰.西南交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D]. 吴蓓.天津理工大学 2018
[2]老年公寓住养老人精神慰藉的社会工作介入[D]. 申瑞丹.长春工业大学 2017
[3]“3E”干预策略介入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研究[D]. 曾辉.湘潭大学 2017
[4]团体动力学视角下社工项目实施团队发展[D]. 杨兰.兰州大学 2017
[5]小组工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运用及反思[D]. 肖津津.南京师范大学 2017
[6]团体辅导对高中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D]. 焦隽.西北师范大学 2016
[7]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D]. 郭政卿.沈阳师范大学 2016
[8]单亲家庭儿童人际交往不适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 张莹.南京农业大学 2016
[9]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探讨[D]. 鲍歆迪.郑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90871
【文章来源】:内蒙古大学内蒙古自治区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文献综述
1.2.1 趋同
1.2.2 小组工作趋同
1.2.3 小组动力学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
1.3.2 实地研究
一、“羽你同行”——认知趋同
1.1 小组起由
1.2 执行过程
1.3 讨论
二、“好人际GOGOGO”——情绪趋同
2.1 小组起由
2.2 执行过程
2.3 讨论
三、“健康成长”——行为趋同
3.1 小组起由
3.2 执行过程
3.3 讨论
四、讨论——趋同与小组工作
4.1 小组工作趋同的推手
4.2 避免社会工作机构趋同化
4.3 避免小组工作趋同化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行为自律及小组工作介入研究[J]. 戴一祎. 现代交际. 2018(10)
[2]资源依赖背景下社会工作机构发展策略研究[J]. 谢敏,吴中宇. 理论月刊. 2016(10)
[3]论社工机构差异化、品牌化发展——以广州市为例[J]. 方英. 社会工作与管理. 2016(04)
[4]网络互动中的群体趋同效应及其影响机制[J]. 周宏,张皓,劳沛基,刘大海.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4(13)
[5]高校学生社会工作专业价值观的建构路径——基于对X高校“起跑线”团队的分析[J]. 徐艳红.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学报. 2014(02)
[6]大学生朋辈心理咨询模式探新——以浙江大学朋辈会心团体为例[J]. 刘艳. 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 2014(01)
[7]政府向社会工作机构购买服务的运作机制、困境及前瞻[J]. 马贵侠,叶士华.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1)
[8]国外非营利组织品牌研究述评与展望[J]. 张冉.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11)
[9]团体辅导在大学生个性化就业指导中的应用[J]. 张明婧,邬瑞杰. 北京教育(高教). 2012(09)
[10]专业社会工作在学校现有学生工作体制内的嵌入[J]. 许莉娅. 学海. 2012(01)
博士论文
[1]基于情境线索的属性趋同效应研究[D]. 孙洪杰.西南交通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社会交往能力提升的实证研究[D]. 吴蓓.天津理工大学 2018
[2]老年公寓住养老人精神慰藉的社会工作介入[D]. 申瑞丹.长春工业大学 2017
[3]“3E”干预策略介入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研究[D]. 曾辉.湘潭大学 2017
[4]团体动力学视角下社工项目实施团队发展[D]. 杨兰.兰州大学 2017
[5]小组工作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运用及反思[D]. 肖津津.南京师范大学 2017
[6]团体辅导对高中生人际关系的干预研究[D]. 焦隽.西北师范大学 2016
[7]多元智能理论在儿童社会工作中的应用[D]. 郭政卿.沈阳师范大学 2016
[8]单亲家庭儿童人际交往不适的社会工作干预研究[D]. 张莹.南京农业大学 2016
[9]社会工作介入青少年人际交往的探讨[D]. 鲍歆迪.郑州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09087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0908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