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摇”亚文化现象分析
发布时间:2021-03-27 17:21
当今时代是一个多种文化形式并存的时代,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普及,在转型社会和消费社会的多重社会语境之下,愈发丰富多彩的亚文化形式逐渐进入人们的生活。亚文化是以想象的方式、象征性的方式解决现实难题的一种特殊的生活方式,“社会摇”现象作为一种近年来突然流行于小镇青年中的青年亚文化形式,是小镇青年应对社会问题的一种文化表现,值得我们投以关注的目光。本文借鉴亚文化研究的“问题解决”的思路、“风格-抵抗-收编”的分析范式以及“后亚文化资本”理论,以定性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式,运用网络民族志和访谈法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结合我国当今社会复杂多变的社会语境,分风格、风格意义、收编三部分对“社会摇”亚文化现象的始末进行分析,考察“社会摇”亚文化的意义及本质,探讨“社会摇”亚文化的未来。研究发现,小镇青年通过“社会摇”建构释放压力、享受平等的空间、实现情感表达,争夺话语权,完成对现实的抵抗、实现个人身份和群体身份的建构,是对自身难以解决的现实问题的“想象性”解决方法。但是“社会摇”亚文化作为一种边缘文化,即便在与占支配地位的主流文化收编与被收编的拉锯战中,通过商业、媒介等途径使亚文化资本转变为...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在街口跳“社会摇”的人
2.“社会摇”文化的发展脉络 “社会摇”文化最早出现在百度贴吧,因为受到众多社会青年的追捧,因此被网友称为“社会摇”。2011 年 10 月,两个天津小伙为自娱自乐,在百度贴吧发布了一系列名为《天津社会摇》的小视频,在自己家客厅内、在地铁站门前、胡同口表演了如何在酒吧摇头跳舞,表演者不讲究技巧、场合,只要摇起来。2011-2014 年期间,这类小视频在百度贴吧的“迪吧”小范围流行,但总体数量并不多。图 3、图 4 为早期正在跳“社会摇”的青年。图 2 跳“社会摇”的
摇”文化的发展脉络 ”文化最早出现在百度贴吧,因为受到众多社会青社会摇”。2011 年 10 月,两个天津小伙为自娱自名为《天津社会摇》的小视频,在自己家客厅内如何在酒吧摇头跳舞,表演者不讲究技巧、场合图 1 早期跳迪斯科的 图 2 跳“社会摇”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主流网络文艺的审美文化探析——以“喊麦”与“社会摇”为中心的考察[J]. 李宁. 艺术评论. 2018(08)
[2]抵抗与收编:“土味视频”的亚文化解读[J]. 陈志翔.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7)
[3]邪典电影: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J]. 李闻思. 文艺研究. 2017(02)
[4]青年网络“吐槽”现象的亚文化透析[J]. 原宙.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6)
[5]文化资本:青年话语权获取的路径分析[J]. 马中红.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03)
[6]青年亚文化:文化关系网中的一条鱼[J]. 马中红. 青年探索. 2016(01)
[7]当代西方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J]. 黄瑞玲. 国外理论动态. 2014(08)
[8]刻奇:美学的还是伦理的?[J]. 景凯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9]网络虚拟社区中的小清新亚文化[J]. 蔡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6)
[10]“网络社会”概念的社会学建构[J]. 王冠. 学习与实践. 2013(11)
博士论文
[1]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D]. 甄红菊.山东大学 2016
[2]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 胡疆锋.首都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迪克·赫伯迪格的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D]. 梁春晓.山东大学 2018
[2]网络“喊麦”文化的群体互动研究[D]. 凌嘉蔓.暨南大学 2018
[3]亚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星座文化研究[D]. 张庆杰.苏州大学 2018
[4]互联网研究的后亚文化理论构建[D]. 刘亮.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体育舞蹈团体舞队形变化的艺术性分析及创编策略的研究[D]. 周维琼.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3888
【文章来源】:中共中央党校北京市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在街口跳“社会摇”的人
2.“社会摇”文化的发展脉络 “社会摇”文化最早出现在百度贴吧,因为受到众多社会青年的追捧,因此被网友称为“社会摇”。2011 年 10 月,两个天津小伙为自娱自乐,在百度贴吧发布了一系列名为《天津社会摇》的小视频,在自己家客厅内、在地铁站门前、胡同口表演了如何在酒吧摇头跳舞,表演者不讲究技巧、场合,只要摇起来。2011-2014 年期间,这类小视频在百度贴吧的“迪吧”小范围流行,但总体数量并不多。图 3、图 4 为早期正在跳“社会摇”的青年。图 2 跳“社会摇”的
摇”文化的发展脉络 ”文化最早出现在百度贴吧,因为受到众多社会青社会摇”。2011 年 10 月,两个天津小伙为自娱自名为《天津社会摇》的小视频,在自己家客厅内如何在酒吧摇头跳舞,表演者不讲究技巧、场合图 1 早期跳迪斯科的 图 2 跳“社会摇”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非主流网络文艺的审美文化探析——以“喊麦”与“社会摇”为中心的考察[J]. 李宁. 艺术评论. 2018(08)
[2]抵抗与收编:“土味视频”的亚文化解读[J]. 陈志翔. 新闻研究导刊. 2018(07)
[3]邪典电影:从亚文化到后亚文化[J]. 李闻思. 文艺研究. 2017(02)
[4]青年网络“吐槽”现象的亚文化透析[J]. 原宙. 思想理论教育. 2016(06)
[5]文化资本:青年话语权获取的路径分析[J]. 马中红.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2016(03)
[6]青年亚文化:文化关系网中的一条鱼[J]. 马中红. 青年探索. 2016(01)
[7]当代西方亚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趋势[J]. 黄瑞玲. 国外理论动态. 2014(08)
[8]刻奇:美学的还是伦理的?[J]. 景凯旋.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
[9]网络虚拟社区中的小清新亚文化[J]. 蔡骐.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6)
[10]“网络社会”概念的社会学建构[J]. 王冠. 学习与实践. 2013(11)
博士论文
[1]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理论研究[D]. 甄红菊.山东大学 2016
[2]亚文化的风格:抵抗与收编[D]. 胡疆锋.首都师范大学 2007
硕士论文
[1]迪克·赫伯迪格的青年亚文化理论研究[D]. 梁春晓.山东大学 2018
[2]网络“喊麦”文化的群体互动研究[D]. 凌嘉蔓.暨南大学 2018
[3]亚文化资本视角下的星座文化研究[D]. 张庆杰.苏州大学 2018
[4]互联网研究的后亚文化理论构建[D]. 刘亮.华中科技大学 2013
[5]体育舞蹈团体舞队形变化的艺术性分析及创编策略的研究[D]. 周维琼.华中师范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1038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1038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