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
本文关键词: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一文选取25位各个年代(生于20世纪50、60、70、80、90年代)的女性进行深度访谈,对她们的婚姻、向上流动的途径、教育、公共空间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为农村女性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Z村女性日常生活最深刻的变迁是:自主权的扩展、个体模式的延伸、城市化生活方式的内化。通过对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的关注,将落脚点放在Z村女性发展的瓶颈问题上,并以此找出相关建议去打破发展瓶颈,使Z村女性得到更好的发展。对Z村女性生活状态的研究与思考也是对西部偏远地区广大女性的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农村女性 日常生活 变迁 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西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3.1;C913.6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第一章 绪论8-14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8-9
- 1.1.1 问题的提出8
- 1.1.2 理论意义8
- 1.1.3 现实意义8-9
- 1.2 文献综述9-11
- 1.2.1 国外相关研究9-10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0-11
- 1.2.3 研究文献述评11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11-13
- 1.3.1 研究思路11-12
- 1.3.2 研究方法12-13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不足13-14
- 1.4.1 可能的创新点13
- 1.4.2 研究的不足13-14
- 第二章 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14-40
- 2.1 Z村介绍14-17
- 2.1.1 历史中的Z村14-15
- 2.1.2 Z村现状15-17
- 2.2 研究对象介绍17-18
- 2.3 Z村女性恋爱、婚姻更加自由18-27
- 2.3.1 联姻的方式的改变18-22
- 2.3.2 离婚率逐年升高22
- 2.3.3 婚礼仪式的变迁22-26
- 2.3.4 彩礼的变化26-27
- 2.4 婚后家庭生活更加独立自主27-30
- 2.4.1 生育观念的变化27-28
- 2.4.2 媳妇与公婆关系的转变28-29
- 2.4.3 个人财产自由29-30
- 2.5 教育更受青睐30-31
- 2.5.1 念书没有用30
- 2.5.2 初中辍学30-31
- 2.5.3 陪读群体兴起31
- 2.6 向上流动的途径开阔31-32
- 2.6.1 Z村第一届女性高中毕业生的去向31-32
- 2.6.2 外出务工32
- 2.7 公共空间更加开放32-34
- 2.7.1 从家庭走向公共空间—大干水平梯田的“集体欢腾”33
- 2.7.2 教育普及—公共空间继续扩大33-34
- 2.7.3 被“手机”拓展的社会网络34
- 2.8 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的理论分析34-40
- 第三章 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中存在的问题40-44
- 3.1 50、60年代的女性老无所依40
- 3.2 70年代女性处于变迁中间地带40-41
- 3.3 80、90年代女性发展存在多重问题41-44
- 3.3.1 社会现实与自我期待之间的矛盾或者冲突41-42
- 3.3.2 日益突出的养老问题42-44
- 第四章 Z村女性的自我实现与社会关照44-48
- 4.1 增强Z村女性自我提升意识44
- 4.2 给予更多发展资源44-45
- 4.2.1 缺少文化资本44-45
- 4.2.2 缺少发展资源45
- 4.3 保证基层政府将优惠政策实施到位45-46
- 4.4 防止新边缘群体形成46
- 4.5 抓住时代发展的新机遇46-48
- 参考文献48-51
- 附录一:访谈提纲51-52
- 附录二:个案基本情况介绍52-53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53-54
- 致谢5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傅伯言,罗莹;江总书记走访过的8户农家生活变迁及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2 游海华;20世纪农民生活变迁研究——以赣闽粤边区为例[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王德福;;农民公共生活变迁与重建之道[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4 高振民;;人口迁移与生活变迁——株州市人口抽样调查之一[J];西北人口;1989年01期
5 房英杰;;社会生活变迁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影响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6 袁洁;;民族旅游开发与苗寨社会生活变迁研究[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7 刘芙君;;现代化视域下的清末民初奉天社会生活变迁[J];理论界;2013年07期
8 任婷;;上千包装袋记录家庭生活变迁[J];老同志之友;2014年11期
9 李涛;城镇对西部民族地区乡村生活方式的影响──西藏两个城郊乡村农民生活变迁调查[J];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1997年04期
10 曹建林;;新中国成立以来苏南农民生活变迁研究[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欣欣;孙秋云;;电视下乡、打工经历与贵州苗族、侗族乡村妇女家庭生活变迁[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月红;生活变迁展“讲述”社区三十年[N];大众科技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袁媛;十二年“煤改电”见证幸福生活变迁[N];国家电网报;2013年
3 长治学院公共政策与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 教授 社会学博士 张伟兵;村庄撤并背景下的农民生活变迁[N];山西日报;2014年
4 本报记者 杨树洁 特约通讯员 杨友;三个村民的生活变迁[N];铜仁日报;2013年
5 国家防办 李云鹤;生活变迁带来的思考[N];中国水利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李嫣 通讯员 钟朝海;乐光农场:从创业一条街看归难侨生活变迁[N];海南农垦报;2012年
7 林艳兴 李美娟;30年农家生活变迁[N];联合日报;2008年
8 新华社记者 赵承、张建平、李柯勇;过去这五年,百姓十大满意[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9 许路佳;住房三级跳 百姓生活变迁的缩影[N];浙江日报;2004年
10 记者 彭磊 通讯员 叶火生;垃圾变化折射市民生活变迁[N];湖北日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徐正前;村改居前后农民到市民的休闲生活变迁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2 鲁嘉雯;改革开放以来沂河两岸居民生活变迁的历史考察[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3 翠玲;进城牧民生活变迁的人类学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4年
4 李杰;近代郑州市民物质生活变迁研究(1908-1948)[D];郑州大学;2011年
5 鲁杨军;从农民闲暇看农村公共生活变迁[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屈伟楠;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生活变迁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7 景婕;改革开放以来牧区家庭30年社会生活变迁[D];西北民族大学;2014年
8 涂序静;单位制解体背景下国企工人的生活变迁研究[D];云南大学;2010年
9 苏宁;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D];西北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Z村女性日常生活变迁,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04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10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