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未来发展路径探析——基于中美两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历程与现状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1-05-15 08:45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从萌芽起步到沉寂,再到恢复重建,历经百年跌宕起伏的历史。在医疗卫生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时代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这既是适应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需要,又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需求的需要。医务社会工作提供诊疗、人文心理支持、公共卫生安全等健康支撑服务,已成为国家医疗体制改革和健康社区建设的一部分,但地区发展不均衡、专业人才缺乏、岗位职责不明及社会认同度低等因素仍然制约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文章分析美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及特征,结合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现状,从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及管理体制、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社会工作教育三个方面提出未来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的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2020,(27)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美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公共卫生是美国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
(三)社会政策的支撑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四)完善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是碎片化的
(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未来发展路径
(一)加强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医务社会工作管理体制
1. 加强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2. 健全医务社会工作管理体制
(二)高度重视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公共卫生的职能
1. 公共卫生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参与
2. 构建医务社工参与的中国特色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
(三)完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
1. 加强社会工作与健康服务相关课程的整合
2. 在社会工作教学中强化公共卫生实务技能
3. 加快高层次职业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4. 制定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四、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体系再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工作响应过程的反思[J]. 柳静虹,沙小淼,吕龙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大健康背景下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发展[J]. 李青,谭卫华,郑立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3]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发展[J]. 季庆英,曹庆. 社会建设. 2019(05)
[4]中国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调查[J]. 陈哲,龚志成,郝徐杰,王曼莉,范学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7)
[5]“大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 齐建,周文姣. 卫生软科学. 2018(12)
[6]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医务社会工作——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为例[J]. 高晓喆. 中国卫生产业. 2018(05)
[7]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十年发展成就、主要挑战与制度建设路径[J]. 刘继同. 社会政策研究. 2017(03)
[8]老湘雅故事 彰显人道主义精神[J]. 黄珊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6)
[9]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回顾[J]. 季庆英. 中国卫生资源. 2015(06)
[10]浦爱德与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医务社会工作——兼谈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端与早期发展[J]. 赖志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本文编号:3187337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工作. 2020,(27)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美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历程及特征
(一)发展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
(二)公共卫生是美国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领域
(三)社会政策的支撑是可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四)完善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提供了人才保障
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历程是碎片化的
(二)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仍处于初级阶段
三、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未来发展路径
(一)加强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健全医务社会工作管理体制
1. 加强医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2. 健全医务社会工作管理体制
(二)高度重视医务社会工作服务公共卫生的职能
1. 公共卫生需要医务社会工作者的参与
2. 构建医务社工参与的中国特色公共卫生社会治理体系
(三)完善社会工作教育体系
1. 加强社会工作与健康服务相关课程的整合
2. 在社会工作教学中强化公共卫生实务技能
3. 加快高层次职业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
4. 制定医务社会工作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
四、小结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工作介入公共卫生体系再思考:基于新冠肺炎疫情社会工作响应过程的反思[J]. 柳静虹,沙小淼,吕龙军.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大健康背景下公共卫生社会工作的发展[J]. 李青,谭卫华,郑立羽.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3]我国医务社会工作的探索与发展[J]. 季庆英,曹庆. 社会建设. 2019(05)
[4]中国医院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调查[J]. 陈哲,龚志成,郝徐杰,王曼莉,范学工.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07)
[5]“大健康中国”背景下医务社会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 齐建,周文姣. 卫生软科学. 2018(12)
[6]公立医院改革背景下的医务社会工作——以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为例[J]. 高晓喆. 中国卫生产业. 2018(05)
[7]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十年发展成就、主要挑战与制度建设路径[J]. 刘继同. 社会政策研究. 2017(03)
[8]老湘雅故事 彰显人道主义精神[J]. 黄珊琦.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06)
[9]上海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回顾[J]. 季庆英. 中国卫生资源. 2015(06)
[10]浦爱德与北平协和医院社会服务部的医务社会工作——兼谈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端与早期发展[J]. 赖志杰.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
本文编号:31873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187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