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域转换中的身体消费行为 ——女大学生化妆的实践逻辑
发布时间:2021-05-24 04:57
化妆能够美容,使个人独有的审美情趣得以展示,增添个人魅力。以学习文化知识为主要任务的女大学生,在社会和心理因素的影响下,为了积累自己的形象资本,逐渐地关注和学习化妆,身体消费水平不断提高。为了解这一现象背后的实践逻辑,此次研究以个案访谈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布迪厄的场域理论为分析工具,结合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资料,对女大学生的化妆行为逻辑进行了分析总结。首先对型塑女大学生化妆惯习的三个因素做了分析,包括代际经验、同辈群体和大众传媒,指出女大学生进入大学、获得成年人身份后所面临的场域变化;并将场域对个体的建构落脚心理层面,论述了女大学生的自我客体化倾向和商业资本在其中所占的主导作用。其次结合女大学生的化妆实践,探讨了形象资本所具备的三种可转化路径,即经济资本、社会资本和文化资本,进而对女大学生的化妆取向做了三种理想类型划分,即实用主义取向、表现主义取向和消费主义取向,具体分析了化妆惯习在女大学生生活场域中的作用方式。最后分析了女大学生的化妆实践对整个场域的反向建构,包括场域内的结构状态和观念产物,认为个体的化妆实践造成了场域结构的紧张化,并建构了所谓的“女性气质”。通过梳理女大学生的化妆行为实...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关于女大学生化妆行为的研究综述
2. 关于女性化妆行为的争论
3. 身体研究
(三)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1. 概念界定
2. 理论基础
(四) 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2. 研究思路
二、多元型塑下的女大学生身体惯习
(一) 多元的型塑力量
1. 代际经验的传递
2. 同辈群体的效仿
3. 大众传媒的宣传
(二) 场域转换与化妆惯习的心理建构
1. 走向开放场域的女大学生
2. 女大学生的自我客体化倾向
3. 商业资本主导下的身体建构
三、女大学生的“形象”策略
(一) “形象资本”的转化路径
1. 经济资本的路径
2. 社会资本的路径
3. 文化资本的路径
(二) 女大学生化妆行为的取向与策略
1. 表现主义取向
2. 实用主义取向
3. 消费主义取向
四、化妆实践对场域的反向建构
(一) 场域紧张化
(二) 女性气质的建构
五、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媒体的发展研究[J]. 白冰茜. 新媒体研究. 2018(06)
[2]“身体消费”视域下武术的挑战与反思[J]. 张国良,戴国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06)
[3]顺应与抗争:当代女大学生化妆意义研究[J]. 郝大海,朱月婷. 青年研究. 2016(06)
[4]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女性气质、身体和情感的逻辑变迁与重塑[J]. 戴雪红. 兰州学刊. 2015(10)
[5]齐美尔时尚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现状调查[J]. 陈阳. 商场现代化. 2015(17)
[6]符号消费视域内的女性“身体消费”[J]. 汪怀君. 北方论丛. 2013(05)
[7]性客体化与女性自我客体化[J]. 孙青青,郑丽军,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0)
[8]大学女生化妆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 孙旭,赵庆伟.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06)
[9]摩登与反摩登——民国报刊建构的女性身体及其现代意义[J]. 白蔚. 妇女研究论丛. 2011(04)
[10]广告中的“身体消费”现象研究[J]. 齐蔚霞. 当代传播. 2011(04)
博士论文
[1]规训与抵抗:权力、身体与真实电视[D]. 杨瑾瑜.南京大学 2014
[2]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 赵方杜.南开大学 2010
[3]古代汉族女性服饰研究[D]. 罗微.中央民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女大学生身体消费研究[D]. 刘畅.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近代妇女身体解放进程研究[D]. 程淼淼.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我的身体,他的目光:整容过程中的身体建构[D]. 张方旭.华东师范大学 2012
[4]女性主义关于女性身体建构的批判与反思[D]. 孔德男.东北师范大学 2010
[5]美丽的束缚——《瑞丽伊人风尚》化妆品广告女性社会角色建构[D]. 常琳.西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3594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1. 研究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综述
1. 关于女大学生化妆行为的研究综述
2. 关于女性化妆行为的争论
3. 身体研究
(三)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1. 概念界定
2. 理论基础
(四) 研究设计
1. 研究方法
2. 研究思路
二、多元型塑下的女大学生身体惯习
(一) 多元的型塑力量
1. 代际经验的传递
2. 同辈群体的效仿
3. 大众传媒的宣传
(二) 场域转换与化妆惯习的心理建构
1. 走向开放场域的女大学生
2. 女大学生的自我客体化倾向
3. 商业资本主导下的身体建构
三、女大学生的“形象”策略
(一) “形象资本”的转化路径
1. 经济资本的路径
2. 社会资本的路径
3. 文化资本的路径
(二) 女大学生化妆行为的取向与策略
1. 表现主义取向
2. 实用主义取向
3. 消费主义取向
四、化妆实践对场域的反向建构
(一) 场域紧张化
(二) 女性气质的建构
五、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自媒体的发展研究[J]. 白冰茜. 新媒体研究. 2018(06)
[2]“身体消费”视域下武术的挑战与反思[J]. 张国良,戴国斌.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2017(06)
[3]顺应与抗争:当代女大学生化妆意义研究[J]. 郝大海,朱月婷. 青年研究. 2016(06)
[4]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女性气质、身体和情感的逻辑变迁与重塑[J]. 戴雪红. 兰州学刊. 2015(10)
[5]齐美尔时尚视角下的女大学生化妆品消费现状调查[J]. 陈阳. 商场现代化. 2015(17)
[6]符号消费视域内的女性“身体消费”[J]. 汪怀君. 北方论丛. 2013(05)
[7]性客体化与女性自我客体化[J]. 孙青青,郑丽军,郑涌. 心理科学进展. 2013(10)
[8]大学女生化妆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 孙旭,赵庆伟. 商业文化(下半月). 2012(06)
[9]摩登与反摩登——民国报刊建构的女性身体及其现代意义[J]. 白蔚. 妇女研究论丛. 2011(04)
[10]广告中的“身体消费”现象研究[J]. 齐蔚霞. 当代传播. 2011(04)
博士论文
[1]规训与抵抗:权力、身体与真实电视[D]. 杨瑾瑜.南京大学 2014
[2]身体规训: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国家权力与身体[D]. 赵方杜.南开大学 2010
[3]古代汉族女性服饰研究[D]. 罗微.中央民族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理性选择理论视角下女大学生身体消费研究[D]. 刘畅.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近代妇女身体解放进程研究[D]. 程淼淼.山东师范大学 2015
[3]我的身体,他的目光:整容过程中的身体建构[D]. 张方旭.华东师范大学 2012
[4]女性主义关于女性身体建构的批判与反思[D]. 孔德男.东北师范大学 2010
[5]美丽的束缚——《瑞丽伊人风尚》化妆品广告女性社会角色建构[D]. 常琳.西北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035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03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