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一贯贡献者效应及其传播机制:认同与自我超越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1-07-09 06:07
  合作对于人类的进化与生存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当人们合作时,他们能够得到比独自工作更多的收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也常常驱动一些人在合作中扮演“搭便车者”的角色,而这很可能最终导致合作的破灭。研究者们通常使用公共物品博弈范式对现实中存在的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冲突进行模拟。大量研究探究并发现,在公共物品博弈中,不论是何种变式,合作往往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乃至消失殆尽。研究者们随之提出了维持合作的两类方法,一类是改变外部环境的结构方法,另一类是改变个体对环境知觉的激励方法。Weber于2004年提出了一贯贡献者效应,认为一名持续坚定向团队公共物品贡献的“一贯贡献者”能够改变团队成员对团队的知觉,显增加团队的合作行为。作为一种激励方法,一贯贡献者被更多国内外的研究证实可以对团队成员的稳定合作产生积极的影响。但是这些研究集中于探究一贯贡献者对团队成员合作行为的直接影响,即一贯贡献者对他人产生的一阶效应。实际上团队成员在受到一贯贡献者的影响之后,在其他没有一贯贡献者的情境中仍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亲社会行为,进一步传播“一贯贡献者效应”,这可以被称为“一贯贡献者的二阶效应”。这种“一贯贡献者效应”的传... 

【文章来源】:浙江大学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83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一贯贡献者效应及其传播机制:认同与自我超越的作用


图1基于适恰性逻辑框架的一贯贡献者效应理论模型(Weber,?2004)??

环状模型,效应理论


使个体对行为作出符合当时情境的调整,并考察总体支付矩阵,如果对结杲满意则维持稳??定的行为,如果对结果不满意则重新进入情境定义、行为调整的交互循环中,直到所有行??为结杲令人满意为止(见图2)。她的研究结果对此进行了支持。??(和两难任务、一贯性定义情境?—《????贡献者相关的情境)^?(般麵tt)????不满意???确认适恰的行为规则 ̄L??[考査总体支付矩阵?????1满意????????^? ̄较稳定的行为选择??图2?—贯贡献者效应理论环状模型(许晓景,2007)??2.3.2少数人影响框架??Grant和Patil?(2012)提出的少数人影响框架(minority?influence?framework)也适用于??解释一贯贡献者效应。人们往往认为多数派才会有较高的影响力,因为他们占有更多的资??源,但是许多研究发现,少数人有时候也能获得相当大的影响力,甚至将已有的规范进行??改变(Oc&Bashshur,2013)。少数人影响框架便是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重点关注的是少数??人如何将团队中的自私规范转变为合作规范,并认为行为模范(modeling)和建言(voice)??是两种有效的实践方法(见图3)。这一框架认为,如一贯贡献者这样的持续贡献模范行为??是改变规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他们的行为为其他人提供了一个与以往他们认知中的??行为模式完全不同的且精确到细节的行为。通过持续贡献行为

社会学习理论,框架,行为


改变(Oc&Bashshur,2013)。少数人影响框架便是对这种现象进行探究,重点关注的是少数??人如何将团队中的自私规范转变为合作规范,并认为行为模范(modeling)和建言(voice)??是两种有效的实践方法(见图3)。这一框架认为,如一贯贡献者这样的持续贡献模范行为??是改变规范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因为他们的行为为其他人提供了一个与以往他们认知中的??行为模式完全不同的且精确到细节的行为。通过持续贡献行为,一贯贡献者向大家发送了??一个明确的信号,即这种行为是常见的以及适合当前情境的行为。这最终会导致团队成员??审视并修改他们对当前环境的认知,以及修正对应的行为。而一贯贡献者的“自我牺牲”??行为往往会让他们被团队认知为“英雄”或“领导”,并给与他们更高的地位(Hardy&Van??Vugt,?2006;?Wilier,?2009),由前文2.2.2可知,当一贯贡献者被认知为具有高地位后,他们??15??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文版青少年自我超越量表的效度和信度[J]. 赵燕如,刘沫,吕琦.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8(08)
[2]催产素对社会决策行为的影响[J]. 张旭凯,尹航,李鹏,李红.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8)
[3]道德提升感:一种提升道德情操的积极道德情绪[J]. 黄玺,梁宏宇,李放,陈世民,王巍欣,林妙莲,郑雪.  心理科学进展. 2018(07)
[4]职业成功观与生涯适应力:一个多步多重中介模型[J]. 辛璐,周文霞,冯晋,管延军.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5)
[5]领导认同研究综述[J]. 刘铭郅.  金融经济. 2017(06)
[6]牺牲小我,成就大我:自我牺牲型领导研究述评[J]. 张寒冰,叶茂林,陈晓.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7(02)
[7]基于道德认同理论的绿色消费心理机制[J]. 吴波,李东进,王财玉.  心理科学进展. 2016(12)
[8]自我牺牲型领导与员工反生产行为:领导认同与心理权利的作用[J]. 周如意,龙立荣,贺伟.  预测. 2016(03)
[9]工作使命感:一个正在复苏的研究课题[J]. 谢宝国,辛迅,周文霞.  心理科学进展. 2016(05)
[10]自我牺牲型领导能促进员工的前瞻行为吗?——责任感知的中介效应及其边界条件[J]. 田晓明,李锐.  心理学报. 2015(12)

博士论文
[1]多人重复公共物品困境中合作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D]. 胡志莹.同济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道德认同、共情与受助者责任类型对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D]. 刘辉.山东师范大学 2017
[2]道德提升感对环保意识的影响研究[D]. 董华华.浙江工业大学 2016
[3]自我牺牲型领导对员工帮助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吕建敏.电子科技大学 2016
[4]一致还是波动?过去的道德行为对未来的道德行为的影响:道德认同的调节作用[D]. 张宏伟.华中师范大学 2015
[5]不同形式的榜样式领导对公共合作的激励作用[D]. 王佳伟.浙江理工大学 2014
[6]社会困境中的一贯性捐献者效应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余乐.四川师范大学 2012
[7]公用品两难中一贯性贡献者效应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D]. 许晓景.浙江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73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73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7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