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1-07-23 14:03
我国民族地区的社会工作相对落后。内蒙古自治区在借鉴发达地区经验的基础上,衍生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工作方法,为促进民族地区和谐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具体做法是推进"三社联动"试点示范项目、狠抓社会工作的本土化以及社会工作教育与职业化发展。走出了一条成功路径:(一)以"三社联动"作为社会工作的主板,孵化社会组织,创造公共服务产品;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公开招标;打造出兴康社区工作等特色服务品牌;(二)取得了牧区社会工作本土化成果;(三)抓住了青少年社会工作这一社会工作的重要一环,依托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多种服务,推动社会工作者进校园活动。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2020,(2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回顾
二、内蒙古社会工作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内蒙古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1.推进“三社联动”①试点示范项目
2.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正在展开
3.社会工作教育与职业化发展已经起步
(二)内蒙古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1.社会组织不成熟
2.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缓慢
3.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4.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人数缺乏
三、内蒙古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一)社会工作的主板——“三社联动”
1.孵化社会组织,创造公共服务产品
2.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公开招标
3.兴康社区工作站,特色服务品牌
(二)本土化成果——牧区社会工作
(三)社会工作的重要一环——青少年社会工作
1.依托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服务
2.推动社会工作者进校园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 王思斌. 民族研究. 2012(04)
[2]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牧区社会工作探析[J]. 张银花. 社会工作(学术版). 2011(03)
[3]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 王思斌.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2)
[4]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 王思斌. 浙江学刊. 2001(02)
硕士论文
[1]伊金霍洛旗社会组织双孵化园模式研究[D]. 李如惠.内蒙古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99429
【文章来源】:西部学刊. 2020,(22)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一、民族地区社会工作发展回顾
二、内蒙古社会工作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内蒙古社会工作发展现状
1.推进“三社联动”①试点示范项目
2.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正在展开
3.社会工作教育与职业化发展已经起步
(二)内蒙古社会工作存在的问题
1.社会组织不成熟
2.社会工作职业化建设缓慢
3.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4.专业社会工作人员人数缺乏
三、内蒙古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一)社会工作的主板——“三社联动”
1.孵化社会组织,创造公共服务产品
2.政府购买服务,实行公开招标
3.兴康社区工作站,特色服务品牌
(二)本土化成果——牧区社会工作
(三)社会工作的重要一环——青少年社会工作
1.依托内蒙古青少年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开展的服务
2.推动社会工作者进校园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民族社会工作:发展与文化的视角[J]. 王思斌. 民族研究. 2012(04)
[2]中国本土化社会工作:牧区社会工作探析[J]. 张银花. 社会工作(学术版). 2011(03)
[3]中国社会工作的嵌入性发展[J]. 王思斌.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2)
[4]试论我国社会工作的本土化[J]. 王思斌. 浙江学刊. 2001(02)
硕士论文
[1]伊金霍洛旗社会组织双孵化园模式研究[D]. 李如惠.内蒙古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29942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2994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