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研究(1904—1949)
发布时间:2021-07-27 03:26
国际红十字运动自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开始在华传播,进而在中国生根发芽,融入到中国本土的慈善事业与文化当中。自1904年日俄战争爆发后始在华成立,中国红十字会便一直从事着一系列救助自然灾害、伤病难民和社会福利等人道主义的救援活动,成为近代中国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社会救助团体。中国红十字总会成立后,为便于区域救济工作的开展,准予在各地方成立分会组织。近代时期,两广地区凭借其优越的战略位置,早在1904年,便有红十字分会成立。近代,两广地区自然灾害频发,迭遭兵燹,人民群众备受灾祸之苦。在社会出现剧烈动荡不安的时刻下,两广地区的红十字分会跟随总会,本着“博爱恤兵”的宗旨,以救死扶伤为天职,出入战地、灾区进行救护工作,在平时则进行社会医疗及福利服务,履行了各分会作为国际性的中立人道主义团体的责任,为两广民众带来了生命的福音。两广地区各分会的诞生是植根于近代两广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分会组织成立后,通过推动行政建设、征募会员、征收会费、平衡收支等措施不断完善组织建设。在分会组织的壮大成长过程中,其设立了较为科学民主的组织机构,通过募集充裕的经费,征求会员,使会务得以顺畅运行。救护工作上,在辛亥...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起源
第一节 两广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环境
第二节 两广地区的慈善文化及红十字会的传布
一、地方慈善文化浓厚
二、红十字在两广地区的传播与酝酿
第二章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
第一节 发展历程
一、萌芽规范
二、组织壮大
三、改组新生
第二节 内部运行机制
一、会内行政
二、会员、会费与会员征募
三、经费收支
第三节 对外交往
一、与总会的交往
二、与地方军政府关系
第三章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慈善活动
第一节 战争救护
一、民国前期的战争救护
二、抗战时期的救护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救护
第二节 灾害救济
一、水灾赈济
二、旱灾赈济
三、风灾赈济
四、其他灾害救助
第三节 社会服务
一、医疗服务
二、儿童福利
三、冬令救济
四、文化服务
五、延龄义会及义棺义冢
第四章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评析
第一节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特点
一、诞生时间早
二、分会少,但发展较平稳
三、具有广泛的海外、港澳联系背景
四、慈善活动的多样性和阶段性
第二节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作用
一、促进了区域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
二、促进医疗卫生及教育的现代化
三、推动社会稳定,改善社会风气
第三节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304974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学术史回顾
三、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起源
第一节 两广地区的自然与社会环境
一、自然环境
二、社会环境
第二节 两广地区的慈善文化及红十字会的传布
一、地方慈善文化浓厚
二、红十字在两广地区的传播与酝酿
第二章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组织建设
第一节 发展历程
一、萌芽规范
二、组织壮大
三、改组新生
第二节 内部运行机制
一、会内行政
二、会员、会费与会员征募
三、经费收支
第三节 对外交往
一、与总会的交往
二、与地方军政府关系
第三章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慈善活动
第一节 战争救护
一、民国前期的战争救护
二、抗战时期的救护
三、解放战争时期的救护
第二节 灾害救济
一、水灾赈济
二、旱灾赈济
三、风灾赈济
四、其他灾害救助
第三节 社会服务
一、医疗服务
二、儿童福利
三、冬令救济
四、文化服务
五、延龄义会及义棺义冢
第四章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评析
第一节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特点
一、诞生时间早
二、分会少,但发展较平稳
三、具有广泛的海外、港澳联系背景
四、慈善活动的多样性和阶段性
第二节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作用
一、促进了区域慈善事业的近代化转型
二、促进医疗卫生及教育的现代化
三、推动社会稳定,改善社会风气
第三节 两广地区红十字会的局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3049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049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