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社交网络虚假信息传播影响因素及治理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02:1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成为人们获取知识和资讯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成为大众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人们的网络生活从简单的资料查询、网上冲浪,走向现在的网络购物、在线教育、网上办公、在线社交。网络生活不断丰富的同时,随之而来的是大量信息的产生与堆叠,以及虚假信息对人们的干扰。尤其是在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承担着信息发布者、传播者、接收者的多重角色,信息发布与传播的门槛降低,为虚假信息的广泛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大量虚假信息的出现增加人们辨别信息的难度,干扰网民的正常生活,误导公众舆论,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探究虚假信息的传播特征,研究用户在社交网络环境下,是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来传播虚假信息,对于提升用户信息辨别能力,对于政府和平台优化治理措施,构建和谐的信息社会至关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结合S-O-R模型、风险感知理论和感知价值理论,运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和实证研究的方法,以微信为例,对社交网络环境下的虚假信息传播特征及治理策略展开研究。首先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发展沿革,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之后介绍了社交网络、虚假信息、虚假信息传播行为等概念...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社交网络虚假信息传播影响因素及治理策略研究


国外虚假信息相关论文发表情况

研究方向,虚假信息,相关研究


第1章绪论3本文将分别从国内外虚假信息相关研究和虚假信息传播行为影响因素相关研究展开综述。1.2.1国内外虚假信息相关研究起源与发展(1)国外研究的发展沿革本文以标题中含“disinformation”或含“misinformation”或含“fakenews”或含“falseinformation”或含“rumor”并含“transmissionbehavior”为条件,时间跨度为所有年份,在WebofScience核心集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到2900篇相关文献。整理后得到每年国外相关研究出版篇数,如图1.1所示。该领域最早一篇文献发表于1996年,从2015年开始大幅上涨,近两年来增幅最大,成为研究热点。将这些成果按照研究方向分类,得出如图1.2所示的研究方向分布占比图,主要研究方向包括计算机科学、工程学、历史学、心理学、通讯工程学等领域。图1.1国外虚假信息相关论文发表情况图1.2国外研究方向分布占比

虚假信息,谣言,情况,研究方向


息、虚假评论信息、危机信息等。如Li等人以FacebookPages为数据源,研究了影响社交媒体平台可信度的因素[7]。Zhu等人基于全球动力学分析提出改进的SEIR在线谣言传播模型和控制谣言的最优策略[8]。Alton等人通过实验发现网民信任并分享在线健康谣言的原因包括个人参与、信任和分享意图[9]。(2)国内研究的发展沿革本文以标题中含“网络虚假信息”或含“网络虚假新闻”或含“网络谣言”并含“传播”为条件,时间跨度为所有年份,在CNKI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共检索到326篇相关文献。整理后得到每年国内相关研究出版篇数,如图1.3所示。该领域最早一篇文献发表于2002年,从2012年开始大幅上涨。将这些成果按照研究方向分类,得出如图1.4所示的研究方向分布占比图,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闻与传媒、计算机科学、经济与管理科学、行政学及国家行政管理等领域。图1.3国内虚假信息相关论文发表情况


本文编号:332285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2285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fd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