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接纳与社会排斥概念的内外空间隐喻
发布时间:2021-08-17 18:15
采用迫选法和词汇判断任务,考察社会接纳与社会排斥概念的内外空间隐喻表征。实验1发现在意识层面,被试倾向于把接纳词放在圈内,把排斥词放在圈外。实验2发现在无意识层面,被试对呈现在圈内的接纳词的反应时显著短于呈现在圈外的接纳词的反应时,而被试对出现在圈内与圈外的排斥词的反应时差异不显著。研究说明在意识层面,社会接纳与社会排斥概念能够通过内外空间隐喻进行表征;在无意识层面,只存在"接纳是内"的表征隐喻。
【文章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8(0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实验一
2.1 实验目的和假设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
2.2.2 实验设计
2.2.3 实验材料
2.2.4 实验程序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3 实验二
3.1 实验目的和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材料
3.2.3 实验程序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4 综合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身体动作与语义加工:具身隐喻的视角[J]. 王继瑛,叶浩生,苏得权. 心理学探新. 2018(01)
[2]卷入欺负行为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J]. 鲁忠义,郭娟,冯晓慧. 心理科学. 2017(05)
[3]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从红白颜色、左右位置和正斜字体的维度[J]. 杨继平,郭秀梅,王兴超. 心理学报. 2017(07)
[4]社会排斥对产品触觉信息偏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丁瑛,宫秀双. 心理学报. 2016(10)
[5]文化图式影响亲属词语义加工中的空间隐喻——来自汉族人和摩梭人的证据[J]. 和秀梅,张夏妮,张积家,肖二平,王娟. 心理学报. 2015(05)
[6]上下意象图式对羌族亲属词认知的影响[J]. 李惠娟,张积家,张瑞芯. 心理学报. 2014(04)
[7]大学生社会排斥类型初探[J]. 吴惠君,孙靓樱,张姝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7)
[8]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J]. 王锃,鲁忠义. 心理学报. 2013(05)
[9]为什么快乐在“上”,悲伤在“下”——语篇阅读中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J]. 吕军梅,鲁忠义. 心理科学. 2013(02)
[10]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 杜建政,夏冰丽.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6)
本文编号:3348255
【文章来源】:心理技术与应用. 2020,8(08)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1 引言
2 实验一
2.1 实验目的和假设
2.2 研究方法
2.2.1 被试
2.2.2 实验设计
2.2.3 实验材料
2.2.4 实验程序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4 讨论
3 实验二
3.1 实验目的和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设计
3.2.3 实验材料
3.2.3 实验程序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4 讨论
4 综合讨论
5 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身体动作与语义加工:具身隐喻的视角[J]. 王继瑛,叶浩生,苏得权. 心理学探新. 2018(01)
[2]卷入欺负行为儿童道德概念垂直空间隐喻的心理表征[J]. 鲁忠义,郭娟,冯晓慧. 心理科学. 2017(05)
[3]道德概念的隐喻表征——从红白颜色、左右位置和正斜字体的维度[J]. 杨继平,郭秀梅,王兴超. 心理学报. 2017(07)
[4]社会排斥对产品触觉信息偏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J]. 丁瑛,宫秀双. 心理学报. 2016(10)
[5]文化图式影响亲属词语义加工中的空间隐喻——来自汉族人和摩梭人的证据[J]. 和秀梅,张夏妮,张积家,肖二平,王娟. 心理学报. 2015(05)
[6]上下意象图式对羌族亲属词认知的影响[J]. 李惠娟,张积家,张瑞芯. 心理学报. 2014(04)
[7]大学生社会排斥类型初探[J]. 吴惠君,孙靓樱,张姝玥.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3(07)
[8]道德概念的垂直空间隐喻及其对认知的影响[J]. 王锃,鲁忠义. 心理学报. 2013(05)
[9]为什么快乐在“上”,悲伤在“下”——语篇阅读中情绪的垂直空间隐喻[J]. 吕军梅,鲁忠义. 心理科学. 2013(02)
[10]心理学视野中的社会排斥[J]. 杜建政,夏冰丽. 心理科学进展. 2008(06)
本文编号:334825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48255.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