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服务递送过程研究 ——以兰州市5家助残机构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17 13:36
我国的残障人士约有8500万,而甘肃约有187万。2020年我国要步入小康社会,而残障人士的减贫工作和实现小康是难度最大的。残障人士的减贫工作已经引起多方面的关注,相关研究也日益增多,研究焦点也从原来的只关注身体康复逐渐转向综合发展。而残障人士的综合发展离不开助残机构全面、完善、具有发展性的服务递送过程,助残机构在扶残助残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纵观学术界对助残机构服务递送过程方面的研究较少。那么,兰州市作为社会工作起步晚、发展不成熟的城市,助残机构在服务递送过程中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服务?残障人士又获得了哪些综合发展?本研究从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出发,研究助残机构的服务递送过程,不仅能够丰富残障人士社会工作的研究与实践成果,而且对发挥助残机构功能以促进残障人士的综合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以兰州欣雨星儿童心理发展中心、兰州慧灵智障人士服务中心、兰州灵星特殊儿童教育中心、甘肃心翼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兰州凡尘安心特殊儿童教育中心5家助残机构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访谈等研究方法,在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下探讨了服务规划、服务提供、服务评估三个环节。研究发现:1.这5家助残机构在服务规划...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研究
1.2.2 关于社会服务递送的研究
1.2.3 关于特殊人群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干预研究
1.2.4 关于残障人士社会工作服务评估的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2.3 概念界定
2.3.1 残障人士
2.3.2 发展性社会工作
2.3.3 社会服务递送
2.4 研究方法
2.4.1 资料收集方法
2.4.2 资料分析方法
2.5 理论分析工具与分析框架
2.5.1 理论分析工具:发展性社会工作
2.5.2 分析框架
第三章 兰州市助残机构在服务递送中的发展性
3.1 兰州市5家助残机构的基本情况
3.2 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服务规划
3.2.1 嵌入与服务对象合作的原则
3.2.2 从社会环境定位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
3.3 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服务提供
3.3.1 促进服务对象能力提升和社会参与
3.3.2 通过环境改善促进服务对象发展
3.4 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服务评估
3.4.1 评估服务对象个体
3.4.2 评估服务对象环境
第四章 兰州市助残机构在服务递送中不充分的发展性
4.1 服务规划方面不充分的发展性
4.1.1 未能优先考虑社会投资策略
4.1.2 未能积极促进服务对象社会环境的变化
4.2 服务提供方面不充分的发展性
4.2.1 未能优先考虑经济赋权
4.2.2 社区资源利用不充分,支持功能发挥不到位
4.3 服务评估方面不充分的发展性
4.3.1 轻视环境发展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与不足
5.2.1 创新之处
5.2.2 不足之处
第六章 反思与展望
6.1 反思
6.1.1 研究方法的反思
6.1.2 研究内容的反思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发展视角探索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策略——以南非建构发展性社会工作体系的路径为例[J]. 陆德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2]社会起源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递送——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例[J]. 王燊成,岳经纶. 社会建设. 2017(01)
[3]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J]. 姜雨彤. 品牌(下半月). 2015(12)
[4]理解社会工作服务递送过程——福利意识形态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J]. 姜海燕. 社会发展研究. 2015(03)
[5]“多支柱”社会养老服务政策的理念与设计研究——基于服务递送的视角[J]. 姚俊. 现代经济探讨. 2015(07)
[6]合作、控制与共生:街道体制下的社会服务递送——基于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的实践[J]. 廖慧卿,岳经纶.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14(00)
[7]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失独家庭社会救助研究——基于江西省J市的调查[J]. 吴振华,郭剑锋,高莉娟. 社会工作. 2015(01)
[8]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下的民族社会工作初探[J]. 栗学钟. 学理论. 2014(16)
[9]社会服务递送的网络逻辑与组织实践——基于美国社会组织的个案研究[J]. 邓锁. 社会科学. 2014(06)
[10]流浪青年的发展性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以社会企业介入模型为例[J]. 马凤芝. 中国青年研究. 2014(03)
硕士论文
[1]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我国社区养老服务递送体系研究[D]. 卢宝燕.西北大学 2017
[2]社会服务传递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性研究[D]. 陈肇第.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社会工作介入残障人士就业技能提升的过程研究[D]. 刘星月.吉林农业大学 2017
[4]城市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的效果评估[D]. 李婷.湖南师范大学 2016
[5]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评估[D]. 姜雨彤.辽宁大学 2016
[6]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绩效评估研究[D]. 朱宋娟.苏州大学 2015
[7]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养老服务研究[D]. 郑悦.兰州大学 2015
[8]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效研究[D]. 胡宏嘉.华东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98832
【文章来源】:兰州大学甘肃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发展性社会工作的研究
1.2.2 关于社会服务递送的研究
1.2.3 关于特殊人群的社会工作理论与实务干预研究
1.2.4 关于残障人士社会工作服务评估的研究
1.2.5 文献述评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第二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思路
2.2 研究内容
2.3 概念界定
2.3.1 残障人士
2.3.2 发展性社会工作
2.3.3 社会服务递送
2.4 研究方法
2.4.1 资料收集方法
2.4.2 资料分析方法
2.5 理论分析工具与分析框架
2.5.1 理论分析工具:发展性社会工作
2.5.2 分析框架
第三章 兰州市助残机构在服务递送中的发展性
3.1 兰州市5家助残机构的基本情况
3.2 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服务规划
3.2.1 嵌入与服务对象合作的原则
3.2.2 从社会环境定位服务对象的问题和需求
3.3 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服务提供
3.3.1 促进服务对象能力提升和社会参与
3.3.2 通过环境改善促进服务对象发展
3.4 发展性社会工作视角下的服务评估
3.4.1 评估服务对象个体
3.4.2 评估服务对象环境
第四章 兰州市助残机构在服务递送中不充分的发展性
4.1 服务规划方面不充分的发展性
4.1.1 未能优先考虑社会投资策略
4.1.2 未能积极促进服务对象社会环境的变化
4.2 服务提供方面不充分的发展性
4.2.1 未能优先考虑经济赋权
4.2.2 社区资源利用不充分,支持功能发挥不到位
4.3 服务评估方面不充分的发展性
4.3.1 轻视环境发展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讨论
5.1 研究结论
5.2 创新与不足
5.2.1 创新之处
5.2.2 不足之处
第六章 反思与展望
6.1 反思
6.1.1 研究方法的反思
6.1.2 研究内容的反思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发展视角探索社会工作的本土化策略——以南非建构发展性社会工作体系的路径为例[J]. 陆德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3)
[2]社会起源理论视角下的社会组织与社会服务递送——以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中心为例[J]. 王燊成,岳经纶. 社会建设. 2017(01)
[3]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评估框架与指标体系[J]. 姜雨彤. 品牌(下半月). 2015(12)
[4]理解社会工作服务递送过程——福利意识形态对社会工作本土化的启示[J]. 姜海燕. 社会发展研究. 2015(03)
[5]“多支柱”社会养老服务政策的理念与设计研究——基于服务递送的视角[J]. 姚俊. 现代经济探讨. 2015(07)
[6]合作、控制与共生:街道体制下的社会服务递送——基于广州市家庭综合服务的实践[J]. 廖慧卿,岳经纶. 中国公共政策评论. 2014(00)
[7]社会支持理论视角下的失独家庭社会救助研究——基于江西省J市的调查[J]. 吴振华,郭剑锋,高莉娟. 社会工作. 2015(01)
[8]发展性社会工作取向下的民族社会工作初探[J]. 栗学钟. 学理论. 2014(16)
[9]社会服务递送的网络逻辑与组织实践——基于美国社会组织的个案研究[J]. 邓锁. 社会科学. 2014(06)
[10]流浪青年的发展性社会工作介入策略——以社会企业介入模型为例[J]. 马凤芝. 中国青年研究. 2014(03)
硕士论文
[1]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我国社区养老服务递送体系研究[D]. 卢宝燕.西北大学 2017
[2]社会服务传递视角下社会工作专业性研究[D]. 陈肇第.华中师范大学 2017
[3]社会工作介入残障人士就业技能提升的过程研究[D]. 刘星月.吉林农业大学 2017
[4]城市残疾人居家托养服务项目的效果评估[D]. 李婷.湖南师范大学 2016
[5]残疾人就业服务机构评估[D]. 姜雨彤.辽宁大学 2016
[6]残疾人托养服务机构绩效评估研究[D]. 朱宋娟.苏州大学 2015
[7]兰州市城关区虚拟养老院养老服务研究[D]. 郑悦.兰州大学 2015
[8]残疾人社会工作服务项目成效研究[D]. 胡宏嘉.华东理工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988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398832.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