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当代青年恋爱文化价值取向之窥探——基于调查数据的分析
发布时间:2021-09-22 21:58
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发展,青年一代选择恋爱对象不断出现虚拟化特征。借助于调查数据分析现代青年选择恋爱对象的相关问题,得出以下结论:(1)互联网背景下恋爱虚拟人际圈子扩大,现实人际圈子缩小;(2)恋爱观念更加倾向于虚拟化,表现出高频率选择恋爱对象与低概率匹配的特征;(3)家庭催婚成为青年一代恋爱的主要压力;(4)人品和性格成为恋爱"不受欢迎"的因素,外貌颜值成为最受欢迎的恋爱匹配因素;(5)男性追求恋爱方式两极化,女性追求恋爱方式多元化。鉴于恋爱文化的变迁,亟需做好健康恋爱的引导与宣传工作。
【文章来源】:黑河学刊. 2020,(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恋爱的选择对象分析
将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自我认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如图2所示,图2中可以看出,青年一代在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认识方面,大多认为其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原因是生活圈子太小,其次为工作太忙,排在第三的为不知道如何与异性相处。这个结果正好验证了网络时代青年一代交流圈子被网络替代的事实,但网络的虚拟性并没有较好地为青年一代选择恋爱对象带来圈子的扩大。另外工作太忙排到第二是生活圈子收缩的重要原因。经济压力大和条件过高两项并没有成为青年一代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影响因素。不知道如何与异性相处尽管排在第三,但与第一第二差距较大,并非是青年一代自我认识中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原因。为了分析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自我认识与选择恋爱对象条件的关系,将调查数据绘制成列联表如表1所示:
当被问及“如果您是单身,您认为单身最大的压力来源是什么”,回答的结果反映出父母“逼婚”问题的存在,大多选择保持单身的压力来源于家人,其次为自己,社会舆论排在第三,来自朋友的压力最小。这说明外界对青年一代恋爱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小,主要的恋爱压力来自于自己或者家庭内部。为了分析性别是否影响个人恋爱对象选择的行为,将性别与选择恋爱对象行为的关系绘制成列联表如表2所示。表2中可以看出,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喜欢一个人的条件下,大多选择引起对方的注意,其次为主动出击,通过朋友介绍相关信息的人比重较小,暗恋的人比重最小。可见现代青年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更多通过柔和的形式表达自己。引起对方注意的人总体占了75%,男性占了21%,考虑到男性占总样本人数比重的33%,可以认为在遇到自己喜欢的对象时,男性更加倾向于引起对方的注意。主动出击的人占了总人数的11%,且男女占的比重相同,因总样本中女性的比重更高,说明男性选择主动出击可能性更大,但也可以看出,暗恋的人中男性是女性的三倍,考虑到男女样本的比重差异,可以发现男性选择暗恋的可能性更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的恋爱言论对单身亚文化现象的影响[J]. 邓清媛. 新媒体研究. 2019(08)
[2]恋爱、性别文化与快乐模型[J]. 田聚群. 科技视界. 2019(01)
[3]高校在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 杨静,崔雅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1)
[4]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恋爱观的分析与思考[J]. 黄海群,郑雷. 北京教育(德育). 2012(09)
[5]社会文化对大学生恋爱倾向的影响[J]. 李小玲.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6]关于大学生恋爱现象的文化反思[J]. 王建军.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本文编号:3404446
【文章来源】:黑河学刊. 2020,(04)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恋爱的选择对象分析
将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自我认识调查结果绘制成图如图2所示,图2中可以看出,青年一代在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认识方面,大多认为其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原因是生活圈子太小,其次为工作太忙,排在第三的为不知道如何与异性相处。这个结果正好验证了网络时代青年一代交流圈子被网络替代的事实,但网络的虚拟性并没有较好地为青年一代选择恋爱对象带来圈子的扩大。另外工作太忙排到第二是生活圈子收缩的重要原因。经济压力大和条件过高两项并没有成为青年一代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影响因素。不知道如何与异性相处尽管排在第三,但与第一第二差距较大,并非是青年一代自我认识中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原因。为了分析选择恋爱对象困难的自我认识与选择恋爱对象条件的关系,将调查数据绘制成列联表如表1所示:
当被问及“如果您是单身,您认为单身最大的压力来源是什么”,回答的结果反映出父母“逼婚”问题的存在,大多选择保持单身的压力来源于家人,其次为自己,社会舆论排在第三,来自朋友的压力最小。这说明外界对青年一代恋爱行为的影响越来越小,主要的恋爱压力来自于自己或者家庭内部。为了分析性别是否影响个人恋爱对象选择的行为,将性别与选择恋爱对象行为的关系绘制成列联表如表2所示。表2中可以看出,不管男性还是女性,喜欢一个人的条件下,大多选择引起对方的注意,其次为主动出击,通过朋友介绍相关信息的人比重较小,暗恋的人比重最小。可见现代青年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更多通过柔和的形式表达自己。引起对方注意的人总体占了75%,男性占了21%,考虑到男性占总样本人数比重的33%,可以认为在遇到自己喜欢的对象时,男性更加倾向于引起对方的注意。主动出击的人占了总人数的11%,且男女占的比重相同,因总样本中女性的比重更高,说明男性选择主动出击可能性更大,但也可以看出,暗恋的人中男性是女性的三倍,考虑到男女样本的比重差异,可以发现男性选择暗恋的可能性更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交媒体的恋爱言论对单身亚文化现象的影响[J]. 邓清媛. 新媒体研究. 2019(08)
[2]恋爱、性别文化与快乐模型[J]. 田聚群. 科技视界. 2019(01)
[3]高校在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中的作用分析[J]. 杨静,崔雅琴.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1)
[4]文化视域下大学生恋爱观的分析与思考[J]. 黄海群,郑雷. 北京教育(德育). 2012(09)
[5]社会文化对大学生恋爱倾向的影响[J]. 李小玲.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06(02)
[6]关于大学生恋爱现象的文化反思[J]. 王建军. 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本文编号:34044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04446.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