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
本文关键词: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徽州传统学术文化是12世纪中叶以后在徽州区域内出现的以新安理学和徽派朴学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文化体系。本文依据文化地理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从空间和区域的角度,分5章探讨了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的形成与变迁、徽州区域传统学术文化的历史变迁、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区域表征、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空间传播以及徽州传统学术文化景观诸问题,形成了以下基本观点: 一,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形成于12世纪中叶,形成的主要标志一是与同时代的其它区域相比,它是学术文化的发达地区;二是出现了统一的学术文化理念;三是具有相对稳定的区域范围。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的形成,与该区域相对封闭、完整、独立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也与南宋徽州人文地理环境发生重大变迁密切相联。这种变迁主要包括徽州从越文化圈到汉文化重心区的演变、从崇武到尚文的风尚变迁、从鄙野到富州的经济地位的变化等。从学术文化空间布局上考察,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在南宋形成了以歙县、休宁、婺源为中心区的区域学术文化格局。元明,在歙县、婺源、休宁三县保持了原先中心区地位的基础上,祁门进入学术文化发达区行列,徽州学术文化中心区在宋代基础上,有了进一步扩张。迨及清代,徽州学术文化区则呈现出比较明显的三级层次。从南宋到元明再到清代,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经历了三个阶段两次重大变迁。 二,徽州区域传统学术文化在12世纪至18世纪的600多年中,既有一以贯之的学脉,又有各个时期的特色。南宋至明前期,朱子之学一统徽州;明代中后期因湛若水、王阳明之心学传入徽州,在徽州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出现朱子之学与心学杂存的格局,而以朱子之学为基本色调;清初朱子之学大举收复失地,徽州出现朱子之学复兴运动,但很快因徽派朴学的兴起而进入朴学独尊时期。徽州区域传统学术文化的历史变迁,是12世纪以后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在6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显现了整体的区域表征。它包括阶段性与延续性的统一、兼容性与独立性的统一、学术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等内容。 四,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空间传播是由中心地开始的一种文化扩散过程。它有多种传播途径、方式和特点,有因时因地而异的传播动力,对不同地区亦产生不同的影响。徽州传统学术文化中心地,有三大类型:一是以紫阳书院为代表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复旦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C092;G07
【目录】:
- 中文摘要6-8
- 英文摘要8-10
- 导言 徽州:12—18世纪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典范之区10-20
- 第一章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区的形成与变迁20-63
- 一 徽州学术文化区形成的标志20-38
- 二 徽州学术文化区形成的地理环境38-47
- 三 徽州学术文化区变迁的历史考察47-63
- 第二章 徽州区域传统学术文化的历史变迁63-100
- 一 南宋至明代前期:朱子学之一统时期63-82
- 二 明代中后期:朱子学与心学杂存时期82-91
- 三 清代:朴学独盛时期91-100
- 第三章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区域表征100-120
- 一 延续性与阶段性的统一100-104
- 二 兼容性与独立性的统一104-109
- 三 学术性与社会性的统一109-120
- 第四章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空间传播120-160
- 一 徽州学术文化中心地的类型和分布120-138
- 二 徽州学术文化的传播及其影响138-154
- 三 徽州学术文化空间传播的特点154-160
- 第五章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景观160-175
- 一 物质文化景观160-170
- 二 非物质文化景观170-175
- 主要参考文献175-183
- 附录一 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大事系年183-195
- 附录二 宋元明清四朝徽人著述要目195-235
- 后记235-236
- 论文独创性声明23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征稿启事[J];华夏文化;2010年04期
2 孙焕英;;游古徽州,赏肖形字[J];老同志之友;2011年15期
3 郑建新;;被包浆记住的桶壶[J];茶博览;2011年05期
4 吴莹莹;;徽州三章[J];泉州文学;2011年06期
5 张小开;孙媛媛;傅宝姬;;徽州民俗器物设计思想探微[J];艺术·生活;2006年02期
6 ;征稿启事[J];华夏文化;2010年03期
7 吴筱峰;;徽州师范赋[J];教育文汇;2011年07期
8 张秀玉;;明清至民国徽州家谱中的版画——兼论与徽派版画的关系[J];徽学;2010年00期
9 杨君;;谢氏的家教文学研究[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02期
10 倪清华;;风雨贞一堂[J];寻根;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蒲霞;;徽州旧志与徽州孝文化[A];安徽省管子研究会2011年年会暨全国第六届管子学术研讨会交流论文集[C];2011年
2 戴学文;;清代徽州房地契的对价记录及其探讨[A];中国钱币论文集第四辑[C];2002年
3 卞利;;清代中期棚民对徽州山区生态环境和社会秩序的影响[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4 杜诚;;复刊词[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姚存山;;徽州风俗形成的原因[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杭州徽州学研究会贺电[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周晓光;;试论徽州传统学术文化的区域表征[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王亚夫;;弁言——时代的呼唤[A];时代与思潮(1)——五四反思[C];1989年
9 孟庆惠;;徽州民间歌谣中的妇女形象[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孙树霖;;安徽省徽州学学会十八年工作情况报告[A];安徽省徽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鲍义来;《徽州宗族研究》出版[N];安徽日报;2004年
2 栾成显;徽州文化的魅力[N];安徽日报;2005年
3 陆峰 余超;浅谈徽州“三雕”的艺术性[N];安徽日报;2005年
4 栾成显;徽州文化的魅力[N];光明日报;2005年
5 朱果炎;永远的徽州[N];人民日报;2004年
6 徐德书;推进科学发展 打造活力徽州[N];黄山日报;2009年
7 艺衡;深圳学术文化的使命[N];深圳商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卢中火;情注徽州画意浓[N];黄山日报;2011年
9 汪大白 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宏观与微观的结合 历史与逻辑的统一[N];光明日报;2001年
10 方夜语;走进徽州[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2 臧丽娜;明清徽州建筑艺术特点与审美特征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3 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4 唐春生;南朝宗王属吏研究[D];四川大学;2002年
5 赵峗;苏皖地区土地利用及其驱动力机制(1500~1937)[D];复旦大学;2005年
6 郑小娟;徽州典商在明清徽商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7 周春发;旅游场域中的乡村社会变迁[D];上海大学;2009年
8 温正胞;创业型大学:比较与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9 杨光道;油茶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机制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9年
10 王椺;徽州传统聚落生成环境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立乔;明清徽州城镇初探[D];安徽大学;2003年
2 王海燕;徽州农村社区教育与教育价值观研究——以安徽省绩溪县井村、汪村为例[D];安徽大学;2003年
3 刘道胜;徽州旧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3年
4 顾大治;可持续发展观下徽州传统民居技术语言更新的整体思考[D];合肥工业大学;2005年
5 朱琳;明清徽州婚姻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3年
6 吴宪贞;学术文化视野中的《庄子》思辩之风[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7 齐琨;徽州乡村祠堂礼俗音乐——古筑村和彭龙村的个案调查与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1年
8 姜宇钦;万历年间徽州与金陵两地版画插图关系的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9 张萍;从《徽州千年契约文书》看清代徽州民间纠纷和诉讼[D];厦门大学;2006年
10 王绍卫;孙吴文学与学术[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09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0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