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传统与现代的张力:个体化理论视角下高知单身女性群体的特征

发布时间:2021-10-11 05:48
  本研究对16位北京高知单身女性进行了深度访谈,以个体化理论为基础,从高知单身女性的职业发展、生活现状、婚恋观以及面临的困境等方面探究了高知单身女性群体的特征。高知单身女性群体的"进取的自我""独立的自我""欲望的自我"和"去传统化"共同构建了这个群体的特征,体现了中国高知单身女性群体传统和现代相互交织的特点。 

【文章来源】:中国青年研究. 2020,(08)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相关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1. 相关概念界定
    2. 相关文献综述和理论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高知单身女性群体的特征
    1. 高知单身女性的职业追求及生活现状:为自己而活
        (1)职业目标的追求:向上的阶梯
        (2)注重生活品质:自我欲望的满足
        (3)社交生活和业余生活:独立与被动的底色
        (4)事业和家庭的平衡:传统女性和个体化倾向的交织
    2. 高知单身女性的婚恋特征:高处不胜寒
        (1)不因寂寞而将就
        (2)婚姻动力不足:作为“非必需品”的婚姻
        (3)“hold住”:带有传统特征的平等关系
    3. 高知单身女性面临的困境:去传统化带来的冲击
        (1)流动性
        (2)竞争性
        (3)原子化
五、个体化理论构建的高知单身女性群体的特征
    1. 高知单身女性群体的自我重构:为自己而活
    2. 高知单身女性群体的传统烙印:传统和现代的张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个体化社会背景下“剩女”成因分析——基于CGSS2015数据的实证研究[J]. 尤春雪,郝勇.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中国高学历女性的“幸福单身”——对单身状态与主观幸福感的经验研究[J]. 赵玮,刘旭阳.  财经研究. 2019(04)
[3]中国单身女性的困境:多元交叉的社会压力和歧视[J]. 龚婉祺,郭沁,蒋莉.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02)
[4]中国社会信任的危机解读与重建——自反性现代化理论视角[J]. 李强,汪娜.  未来与发展. 2017(02)
[5]高学历女性:城市婚姻市场上的弱者?[J]. 吴要武.  城市与环境研究. 2016(03)
[6]未婚女研究生婚恋观探析与思考[J]. 吴飞燕.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04)
[7]我国女性初婚年龄变动研究[J]. 姜玉.  中国统计. 2015(10)
[8]高校扩招对婚姻市场的影响:剩女?剩男?[J]. 吴要武,刘倩.  经济学(季刊). 2015(01)
[9]单身未婚:“剩女”和“剩男”问题分析报告——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分析[J]. 张翼.  甘肃社会科学. 2013(04)
[10]“城市剩女”群体生存焦虑问题研究[J]. 苏醒,田仁波.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12(02)

博士论文
[1]个体化与家庭结构关系的重构[D]. 沈奕斐.复旦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42990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42990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ab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