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土中国》的基层社会治理启示
发布时间:2022-02-15 04:53
费孝通先生首版于1948年的《乡土中国》一书中对中国传统社会进行了细致、深刻分析,并且对传统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社会治理有一定描述,这对当前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探索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有借鉴意义。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基层传统社会的乡土本色
(一)泥土性
(二)稳定性
(三)熟人社会
二、差序格局与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差序格局——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二)差序格局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影响
三、礼治秩序与基层社会自治
(一)礼治秩序——乡土社会的内在规则
(二)无为而治影响下的基层社会自治
(三)基层社会的礼治与德治、法治
四、长老统治与权力结构
(一)长老统治——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
(二)新乡贤参与基层社会自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一战线与现代国家团结:以社会共同体为视角[J]. 戴洁.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01)
[2]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策略及目标探析[J]. 薛凤伟.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1)
[3]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建设路径[J]. 郁建兴. 公共管理评论. 2019(03)
[4]费孝通《礼治秩序》中礼的含义辨析[J]. 卜玥,何健. 文学教育(下). 2017(03)
[5]儒家“德治”思想的社会治理创新价值[J]. 李德嘉. 理论与改革. 2016(01)
[6]“乡土中国”及其终结: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再认识——兼谈整体社会形态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J]. 王小章. 山东社会科学. 2015(02)
[7]“乡土社会”:以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为参照的解读[J]. 贾永梅,胡其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06)
[8]“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 马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本文编号:3625956
【文章来源】: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0,(03)
【文章页数】:10 页
【文章目录】:
一、 基层传统社会的乡土本色
(一)泥土性
(二)稳定性
(三)熟人社会
二、差序格局与社会治理共同体
(一)差序格局——乡土社会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结构
(二)差序格局对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影响
三、礼治秩序与基层社会自治
(一)礼治秩序——乡土社会的内在规则
(二)无为而治影响下的基层社会自治
(三)基层社会的礼治与德治、法治
四、长老统治与权力结构
(一)长老统治——乡土社会的权力结构
(二)新乡贤参与基层社会自治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统一战线与现代国家团结:以社会共同体为视角[J]. 戴洁. 统一战线学研究. 2020(01)
[2]中国古代基层社会治理思想、策略及目标探析[J]. 薛凤伟.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20(01)
[3]社会治理共同体及其建设路径[J]. 郁建兴. 公共管理评论. 2019(03)
[4]费孝通《礼治秩序》中礼的含义辨析[J]. 卜玥,何健. 文学教育(下). 2017(03)
[5]儒家“德治”思想的社会治理创新价值[J]. 李德嘉. 理论与改革. 2016(01)
[6]“乡土中国”及其终结:费孝通“乡土中国”理论再认识——兼谈整体社会形态视野下的新型城镇化[J]. 王小章. 山东社会科学. 2015(02)
[7]“乡土社会”:以费孝通先生《乡土中国》为参照的解读[J]. 贾永梅,胡其柱.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06)
[8]“差序格局”——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和中国人行为的解读[J]. 马戎.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2)
本文编号:3625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625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