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批判”“引领”到“治理”:新时代社会思潮研究范式的转换
发布时间:2022-07-07 11:05
社会思潮,是非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观念等在社会心理、社会现实矛盾等的推动下掌握群众并外化形成的现实运动的过程,包括思想理论层面的运动和现实物质层面的运动,是思想领域和物质领域的综合产物。"批判""引领"范式侧重于解决思想理论层面的问题,对现实物质层面的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忽略,进而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理论冲突和脱节现象。社会思潮研究中的这种"反常现象"呼唤新的研究范式。而"治理范式"既包含社会思潮思想理论层面的批判和引领,又包含现实物质层面的管理、规范、约束,是适应社会思潮理论发展和应对实践的一种综合性范式。但新旧范式之间要转换成功,必须打破惯性思维,消除误解,澄清理论误区,正确理解治理范式。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 “范式危机”:社会思潮研究范式转换的根本原因
1. “批判”“引领”范式与社会思潮的综合性存在着一定理论冲突
2. “批判”“引领”范式与应对社会思潮的实际工作存在着一定实践脱节
二、 “治理范式”:社会思潮研究范式转换的目标指向
三、 理解与澄清:社会思潮治理范式成功转换的关键环节
1. 治理是在我国长期改革发展中形成的概念,绝不是套用西方治理理论
2. 治理是应对社会思潮的综合性概念,绝不是钳制思想、压制言论
3. 社会思潮以向现实运动转化为目的,绝不是一般的社会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思潮:一个概念的再探讨[J]. 李洁,彭庆红. 理论月刊. 2016(11)
[2]社会思潮的研究范式转换与应对策略调整[J]. 彭庆红,李洁.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1)
[3]对治理理论的三种误读[J]. 申建林,姚晓强. 湖北社会科学. 2015(02)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法论思考[J]. 顾红亮.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09)
[5]论社会思潮的类型与特征[J]. 邓卓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2)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研究[D]. 李洁.北京科技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56308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 “范式危机”:社会思潮研究范式转换的根本原因
1. “批判”“引领”范式与社会思潮的综合性存在着一定理论冲突
2. “批判”“引领”范式与应对社会思潮的实际工作存在着一定实践脱节
二、 “治理范式”:社会思潮研究范式转换的目标指向
三、 理解与澄清:社会思潮治理范式成功转换的关键环节
1. 治理是在我国长期改革发展中形成的概念,绝不是套用西方治理理论
2. 治理是应对社会思潮的综合性概念,绝不是钳制思想、压制言论
3. 社会思潮以向现实运动转化为目的,绝不是一般的社会意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社会思潮:一个概念的再探讨[J]. 李洁,彭庆红. 理论月刊. 2016(11)
[2]社会思潮的研究范式转换与应对策略调整[J]. 彭庆红,李洁. 思想教育研究. 2016(01)
[3]对治理理论的三种误读[J]. 申建林,姚晓强. 湖北社会科学. 2015(02)
[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方法论思考[J]. 顾红亮.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10(09)
[5]论社会思潮的类型与特征[J]. 邓卓明.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02)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社会思潮治理的途径和方式研究[D]. 李洁.北京科技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6563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6563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