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理论视角下女性跨省婚姻迁移决策的代际变迁——以杭州市萧山区江滨村“外来媳妇”为例
发布时间:2022-08-10 15:59
本文基于对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江滨村35位"外来媳妇"的深度访谈,探讨女性跨省婚姻移民的婚姻迁移决策依据与情境。依照生命历程理论的研究传统,本文将婚姻迁移主体的生平、身处的社会、决策的时空情境纳入分析框架,检视经济条件、社会资源、社会网络在三代"外来媳妇"婚姻迁移决策中扮演的角色。时空情境的变换导致三代"外来媳妇"婚姻迁移决策背景的显著代际差异,体现在她们对婚姻交换的不同认知与实践中,并呈现出同龄群体效应。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生命历程的轨迹、转折与时空情境
三、田野调查、数据与研究方法
四、家庭经济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五、社会资源与个人发展机会结构
六、社会网络
七、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处赋予的财产权:制度转型中的来沪农村女性婚姻移民[J]. 向小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个体经济地位、婚前家庭经济差异与婚姻迁移[J]. 王殿玺. 西北人口. 2016(05)
[3]中国新生代流动人口通婚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郑睿臻,梁海艳,罗迈. 中国青年研究. 2016(08)
[4]中国当代女性跨省婚姻迁移模式变迁研究[J]. 胡莹,李树茁. 妇女研究论丛. 2015(01)
[5]中国流动人口通婚圈研究——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J]. 梁海艳,蒋梅英. 西北人口. 2014(05)
[6]青年人口省际婚姻迁移的空间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J]. 郭永昌,邓志强,丁金宏. 中国青年研究. 2014(07)
[7]中国劳动力婚姻匹配与婚姻迁移的空间模式研究[J]. 王丰龙,何深静. 中国人口科学. 2014(03)
[8]外地媳妇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以河北N村外地媳妇为例[J]. 申艳芳,郝大海. 人文杂志. 2014(01)
[9]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女性劳动力移民特征[J]. 李艳春. 学术探索. 2013(10)
[10]农村人口地理通婚圈的变动及成因——以2010年7省(区)调查为基础[J]. 王磊. 中国农村观察. 2013(05)
硕士论文
[1]农村外来媳妇社会适应的支持体系研究[D]. 刘燕.山西大学 2018
[2]陇东农村彩礼研究[D]. 白莉.西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73930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提出
二、生命历程的轨迹、转折与时空情境
三、田野调查、数据与研究方法
四、家庭经济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五、社会资源与个人发展机会结构
六、社会网络
七、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无处赋予的财产权:制度转型中的来沪农村女性婚姻移民[J]. 向小丹.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6)
[2]个体经济地位、婚前家庭经济差异与婚姻迁移[J]. 王殿玺. 西北人口. 2016(05)
[3]中国新生代流动人口通婚圈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郑睿臻,梁海艳,罗迈. 中国青年研究. 2016(08)
[4]中国当代女性跨省婚姻迁移模式变迁研究[J]. 胡莹,李树茁. 妇女研究论丛. 2015(01)
[5]中国流动人口通婚圈研究——基于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实证分析[J]. 梁海艳,蒋梅英. 西北人口. 2014(05)
[6]青年人口省际婚姻迁移的空间选择与影响因素分析[J]. 郭永昌,邓志强,丁金宏. 中国青年研究. 2014(07)
[7]中国劳动力婚姻匹配与婚姻迁移的空间模式研究[J]. 王丰龙,何深静. 中国人口科学. 2014(03)
[8]外地媳妇的社会支持网络建设——以河北N村外地媳妇为例[J]. 申艳芳,郝大海. 人文杂志. 2014(01)
[9]社会转型时期农村女性劳动力移民特征[J]. 李艳春. 学术探索. 2013(10)
[10]农村人口地理通婚圈的变动及成因——以2010年7省(区)调查为基础[J]. 王磊. 中国农村观察. 2013(05)
硕士论文
[1]农村外来媳妇社会适应的支持体系研究[D]. 刘燕.山西大学 2018
[2]陇东农村彩礼研究[D]. 白莉.西北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6739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6739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