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外来务工家庭亲子沟通的小组工作介入

发布时间:2017-05-16 13:00

  本文关键词:外来务工家庭亲子沟通的小组工作介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亲子沟通是父母与子女之间分享彼此谈话经验,缩短彼此想法与做法的分歧,以促进愉快相处的亲子活动。通过已有的数据统计分析得出亲子沟通与儿童的成长发展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的结论。良好的亲子沟通可以促进儿童的心理健康,帮助儿童健康成长,不良的亲子沟通则可能会使儿童出现问题行为。而大量的调查研究都显示我国外来务工子女由于群体的特殊性导致亲子沟通状况并不理想,并且存在较多问题,社会工作作为一门助人的专业,帮助外来务工子女改善亲子沟通状况是现实所需要的。本文是以无锡市T社区的外来务工子女及其家长为研究对象,从文献研究入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分析外来务工子女的亲子沟通现状和需求。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外来务工家庭亲子沟通存在大量问题,且双方对亲子沟通的现状都不是很满意。根据调查结果,笔者以提高外来务工子女及家长的亲子沟通技巧为切入点设计了七次小组活动对其进行介入,通过小组活动,对外来务工家庭的亲子沟通进行改善。实践证明小组工作方法在改善外来务工家庭亲子沟通现状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小组活动提高了家长和孩子们的沟通意识和沟通技巧,组员们对小组活动的形式、内容也都表示了肯定和认可。笔者根据小组的评估结果对小组活动进行了总结和反思,并对社会工作在改善外来务工子女的亲子沟通方面提出了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小组工作 外来务工家庭 亲子沟通
【学位授予单位】:长春工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C913.1;C916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第一章 绪论7-9
  • 1.1 研究背景7
  • 1.2 研究意义7-8
  • 1.2.1 理论意义7
  • 1.2.2 现实意义7-8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8-9
  • 1.3.1 研究思路8
  • 1.3.2 研究方法8-9
  • 第二章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9-14
  • 2.1 相关概念9
  • 2.1.1 外来务工子女9
  • 2.1.2 外来务工家庭9
  • 2.1.3 亲子沟通9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9-14
  • 2.2.1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9-11
  • 2.2.2 国内相关文献研究综述11-14
  • 第三章 亲子沟通小组活动方案设计14-19
  • 3.1 小组背景14
  • 3.2 亲子沟通小组的需求评估14-16
  • 3.2.1 小组组员的选取14-15
  • 3.2.2 小组的需求评估15-16
  • 3.3 亲子沟通小组方案设计16-19
  • 3.3.1 亲子沟通小组的理论基础16-17
  • 3.3.2 小组目标17
  • 3.3.3 小组活动方案17-19
  • 第四章 亲子沟通小组实施过程19-30
  • 4.1 第一次小组活动:我们新相识19-20
  • 4.1.1 活动实施19
  • 4.1.2 活动总结19-20
  • 4.2 第二次小组活动:亲子沟通零距离20-22
  • 4.2.1 活动实施20-21
  • 4.2.2 活动总结21-22
  • 4.3 第三次小组活动:沟通有方法之倾听22-24
  • 4.3.1 活动实施22-23
  • 4.3.2 活动总结23-24
  • 4.4 第四次小组活动:沟通有方法之表达24-25
  • 4.4.1 活动实施24
  • 4.4.2 活动总结24-25
  • 4.5 第五次小组活动:沟通有方法之换位思考25-27
  • 4.5.1 活动实施25-26
  • 4.5.2 活动总结26-27
  • 4.6 第六次小组活动:亲有连心一点通27-28
  • 4.6.1 活动实施27
  • 4.6.2 活动总结27-28
  • 4.7 第七次小组活动:我们是一家人28-30
  • 4.7.1 活动实施28-29
  • 4.7.2 活动总结29-30
  • 第五章 小组活动评估30-36
  • 5.1 过程评估30-31
  • 5.1.1 小组前期准备30
  • 5.1.2 小组活动设计30-31
  • 5.1.3 小组组员表现31
  • 5.1.4 社工自我评价31
  • 5.2 结果评估31-36
  • 5.2.1 组员的主观反馈31-32
  • 5.2.2 亲子沟通问卷的前后测对比32-34
  • 5.2.3 小组活动组员评估表34-36
  • 第六章 总结和反思36-38
  • 6.1 总结36
  • 6.2 研究中的不足36-37
  • 6.3 对研究的反思和建议37-38
  • 致谢38-39
  • 参考文献39-41
  • 附录41-45
  • 作者简介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佩伦;亲子沟通——每天30分钟[J];思想·理论·教育;2002年06期

2 吴寒斌,陈勃;掌握主动倾听的艺术 增强亲子沟通的成效[J];基础教育研究;2005年06期

3 刘宁,陈锡宽,闻增玉,高尔生,周本成,周小萍,武俊青;上海核心家庭亲子沟通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5年02期

4 张峰;;青少年亲子沟通心理发展特点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2期

5 袁桂平;刘春志;;青少年亲子沟通策略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08年12期

6 王丽娟;于璐;熊韦锐;;国外青少年亲子沟通研究述评[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9年07期

7 何新;;职业学院家庭亲子沟通状况及与相关因素的关系[J];黑龙江史志;2009年13期

8 安蕾;;高中生亲子沟通质量的结构及特点[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9 池丽萍;俞国良;;测量和观察法在亲子沟通研究中的应用[J];心理科学进展;2010年06期

10 ;学习好,亲子沟通很重要[J];政工学刊;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艳苹;魏俊彪;;亲子沟通与主观幸福感的相关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戴丽琼;方晓义;房超;;亲子沟通内容及其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张卉;;用文字架起亲子沟通的心桥[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池丽萍;;优差生的家庭成因:亲子沟通的视角[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5 安蕾;;武汉市高中生亲子沟通特点及其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冯建琴;叶素莲;张旭丽;;简述亲子沟通的重要性及良好沟通的要素[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雷雳;王争艳;刘红云;张雷;;初中生的亲子沟通及其相关因素的路径分析[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8 王争艳;雷雳;刘红云;;不同类型学校的亲子沟通对其学业、心理健康及同伴关系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2001年

9 陈文凤;;五种亲子沟通话题与青少年社会适应的关系[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辛秀红;;青少年期的亲子关系与亲子沟通[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敏;为亲子沟通支招[N];中国妇女报;2002年

2 王宝伟;亲子沟通的8做8不做[N];健康时报;2008年

3 ;《亲子沟通心主张》[N];中国图书商报;2002年

4 任荃;亲子沟通≠评判式教育[N];文汇报;2005年

5 江南;亲子沟通技巧[N];宜昌日报;2005年

6 记者 代刚;让亲子沟通无障碍[N];中国妇女报;2006年

7 朔英;亲子沟通问题不少 多数家长不了解子女心思[N];大同日报;2007年

8 王华军;把孩子的朋友请进家门[N];健康时报;2007年

9 郭要元;多说童言有利于亲子沟通[N];天津教育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王柏玲;挤一挤亲子沟通中的“水分”[N];文汇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焕兰;幼儿家庭亲子沟通模式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2 石瑞莲;农村小学生亲子沟通现状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何新;职业学院学生家庭亲子沟通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何晓婷;幼儿家庭亲子沟通现状的调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5 褚安敏;父母工作家庭冲突与青少年学业成就的关系:亲子沟通的中介作用[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6 刘代刚;高三学生亲子沟通现状调查[D];四川师范大学;2014年

7 杨玉虎;亲子沟通障碍的社会工作介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5年

8 蔡亚楠;外来务工家庭亲子沟通的小组工作介入[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9 宋丹艳;再婚家庭亲子沟通障碍的个案实践报告[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10 秦佳;高中学生亲子沟通与学习倦怠的特点及相关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外来务工家庭亲子沟通的小组工作介入,,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08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08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bb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