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晚清彩票与社会研究

发布时间:2022-12-10 18:33
  近年来不论福彩还是体彩开出巨奖的消息时常在社会上引起轰动,然而彩票并非新生的社会事物。早在一百多年前,报纸上宣传彩票的广告以及开奖的消息已经层出不穷。官府与民间在彩票弛禁问题上自始而终肯否态度交织不一,使得近代彩票或立或废成为不可小觑的社会现象之一。 晚清彩票得以在国内扎根发芽再到枝繁叶茂,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列强叩关打破了清朝闭关锁国的外事和贸易状态,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但是民族危亡真切地激发了国人开眼看世界的热情,以及效仿世界先进国家推行经济和政治上的改革。晚清彩票得以立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工业文明在中国的渗透。沿海沿江开埠通商促进当地商品经济的发达,诞生了大量定期领取薪酬的工人,创造了资本主义经济新形势下的消费环境,更为重要的是在资本主义的鼓舞下逐利观念势如破竹、深入人心。于是,彩票作为短时、公平的获利工具风靡沿江沿海口岸,当地大量中下层劳动人民成为购买彩票的主力军。随着彩票利润刺激彩票市场由东部沿海向内陆扩展,形成举国上下竞相购买彩票的热潮。加之彩票经销手段迎合国人心理,利用媒体宣传广告的同时也趁势大肆渲染中奖者的荣耀,使得购买彩票成为名利双收之事。媒体铺...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现状
    (二) 研究意义与方法
二 晚清彩票兴废之原因
    (一) 彩票盛行原因
        1. 乘“西风”扶摇而上
        2. 票商迎合国人“名利双收”心理
        3. 媒体舆论激发从众心理
    (二)无可奈何花落去——彩票禁绝缘由
        1. 顺应新政
        2. 彩票发行机制问题重重
三 晚清彩票之社会影响
    (一) 彩票贻害社会
        1. 阻碍民族工业发展
        2. 加重官场贪腐之风
        3. 曲解宗教本义
    (二) 彩票令人欢喜令人忧
        1. 逐利风行
        2. 消费观念趋向享乐和奢侈
    (三) 彩票推动社会进步
        1. 发扬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
        2.丰富时人物质生活
        3. 解决部分人生计
        4. 筹股维护国人路权
        5. 推进公历融入平民生活
        6. 催生新式维权途径
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晚清彩票种类
    二、彩票发行史略
    三、单期彩票售价及发行数量
    四、 购彩人群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末彩票大促销 几家欢乐几家愁[J]. 青丝.  乡音. 2010(02)
[2]重利尚义:中国近代彩票的社会文化背景浅析[J]. 刘力.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5)
[3]晚清的“彩票”——吕宋票[J]. 邱普艳.  档案时空. 2008(03)
[4]彩票梦(下)[J]. 王振忠.  读书. 2007(11)
[5]道德价值转型中的清末彩票[J]. 刘力.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01)
[6]晚清上海彩票轶事[J]. 刘善龄.  寻根. 2005(01)
[7]百年前中国第一张彩票问世与演变[J]. 木华.  文史春秋. 2003(10)
[8]中国最早的彩票形式之一——白鸽票考述[J]. 赵利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
[9]清代的彩票[J]. 雷玲.  四川文物. 2001(04)
[10]对晚清──民国时期民间禁彩的透视[J]. 孙正娟.  南都学坛. 2001(01)



本文编号:37173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173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49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