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谣言免疫力状况调查与思考——以H民办高职院校为例
发布时间:2023-01-05 11:05
本调查选题以高职院校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以H民办高职院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分析探讨高职院校大学生应对网络谣言的免疫力状况,包括与网络谣言接触情况、对网络谣言的鉴别分析能力和反应处理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例如完善国家法律制度的和普及法律知识、发挥高职院校主力作用以及高职院校大学生自觉增强个人网络谣言免疫力。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高职院校大学生接触网络谣言情况
2.1.1 接触网络谣言的频率
2.1.2 接触网络谣言的途径
2.1.3 接触的网络谣言内容
2.2 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谣言鉴别分析能力
2.3 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谣言反应处理能力
3 对策思考
3.1 加强网络信息的法律制度建设,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
3.2 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主动占领思政教育新阵地
3.3 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发挥网络主体积极作用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免疫系统理论的网络谣言治理研究[J]. 赖胜强,唐雪梅. 现代情报. 2017(12)
[2]高职院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思考[J]. 林广燕.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03)
[3]微博网络谣言认知调查及对策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J]. 秦建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06)
[4]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调查及思考——以天津市三所高校为例[J]. 吕玥,孙倩,王敏. 中国报业. 2015(06)
[5]大学生网络谣言免疫力状况研究——基于Z大学的调查[J]. 陈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26)
[6]论高校大学生信息免疫力的培养[J]. 李伟超. 现代情报. 2008(04)
本文编号:3727885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2 调查结果
2.1 高职院校大学生接触网络谣言情况
2.1.1 接触网络谣言的频率
2.1.2 接触网络谣言的途径
2.1.3 接触的网络谣言内容
2.2 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谣言鉴别分析能力
2.3 高职院校大学生网络谣言反应处理能力
3 对策思考
3.1 加强网络信息的法律制度建设,普及互联网法律知识
3.2 加强大学生网络信息素养教育,主动占领思政教育新阵地
3.3 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发挥网络主体积极作用
4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基于免疫系统理论的网络谣言治理研究[J]. 赖胜强,唐雪梅. 现代情报. 2017(12)
[2]高职院校大学生微信使用现状调查与思考[J]. 林广燕.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7(03)
[3]微博网络谣言认知调查及对策研究——以青海民族大学为例[J]. 秦建伟.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06)
[4]大学生谣言辨别能力调查及思考——以天津市三所高校为例[J]. 吕玥,孙倩,王敏. 中国报业. 2015(06)
[5]大学生网络谣言免疫力状况研究——基于Z大学的调查[J]. 陈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3(26)
[6]论高校大学生信息免疫力的培养[J]. 李伟超. 现代情报. 2008(04)
本文编号:37278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278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