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小组社会工作在打工子弟人际适应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3-01-15 18:15
  随着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增加,打工子弟群体开始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并越来越受到社会工作领域的关注。打工子弟正处于成长和发育的关键时期,需要稳定的安全的生活环境以及正向的持续的教育引导。但是打工子弟独特的身份和特殊的成长环境,却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他们在人际适应等社会适应方面的困扰,致使出现人际适应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曾确切地阐述过,健康除了人们通常认知的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更强调了社会适应在健康范畴中的重要位置。所以本文的研究主题即是打工子弟的人际适应,以北京Q打工子弟小学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该校四年级和五年级的打工子弟开展问卷调查及访谈,发现他们尤其在同伴的人际适应方面存在问题,具体体现为乐群性、合作性、信任感和利他倾向四方面。针对这一现状,本研究运用小组社会工作对打工子弟开展了以人际适应为主题的成长小组。旨在通过该小组,使打工子弟对自我以及人际适应都有更深刻的认识了解和体会,促进打工子弟的人际适应现状,以达到一个更健康的生活成长状态。通过小组社会工作的开展,发现小组成员在对同伴的人际适应状况方面有改善,并具体体现在乐群性和合作性两方面。该小组社会工作在打工子弟人际适应上的实践,验证了小组社会...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人际适应的研究
        1.2.2 关于打工子弟人际适应的研究
第2章 研究框架
    2.1 概念界定
        2.1.1 打工子弟
        2.1.2 人际适应
    2.2 研究理论方法与思路
        2.2.1 研究理论
        2.2.2 研究方法
        2.2.3 研究思路
第3章 打工子弟人际适应成长小组工作方案设计
    3.1 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3.2 打工子弟人际适应的问题分析
        3.2.1 适应对象
        3.2.2 适应内容
    3.3 打工子弟人际适应的影响因素
        3.3.1 个体的内部因素
        3.3.2 外部的环境因素
        3.3.3 内外部因素梳理
    3.4 小组工作服务打工子弟人际适应的契合性与具体实施
        3.4.1 小组工作服务打工子弟人际适应的契合性
        3.4.2 小组工作服务打工子弟人际适应的具体实施
第4章 小组服务内容分析及效果评估
    4.1 小组服务内容分析
        4.1.1 小组服务内容简介
        4.1.2 小组服务过程分析
    4.2 小组服务效果评估
        4.2.1 建立在参与观察上的评估与分析
        4.2.2 建立在数据层面上的评估与分析
第5章 研究结论与专业反思
    5.1 研究结论
    5.2 专业反思
        5.2.1 小组社会工作服务打工子弟人际适应的理论反思
        5.2.2 小组社会工作服务打工子弟人际适应的实务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三农”问题的演变与政策选择[J]. 项继权,周长友.  中国农村经济. 2017(10)
[2]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对自身成长的启示[J]. 吴广慧,闵秋莎.  课程教育研究. 2016(22)
[3]幼儿园简笔画教学的误区及改进策略——以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阶段理论为依托[J]. 郭慧.  江苏幼儿教育. 2015(01)
[4]流动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J]. 许庆豫,柴江.  教育评论. 2014(05)
[5]北京打工子弟学校的困境及学校社会工作的介入——以北京石景山HA打工子弟小学为例[J]. 刘慧涵.  社会工作(下半月). 2010(09)
[6]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其风险因素的研究[J]. 曾守锤.  心理科学. 2010(02)
[7]流动儿童、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适应比较[J]. 范兴华,方晓义,刘勤学,刘杨.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8]打工子弟学校社会工作的实践与反思——以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教育援助项目为例[J]. 刘小平.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9(09)
[9]浅谈如何令城市中农民工子女更好的融入社会[J]. 杨阳.  法制与社会. 2009(02)
[10]学校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子弟学校的价值分析[J]. 马林芳.  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 2008(01)

博士论文
[1]3-12岁儿童人格的结构评定及其发展特点的追踪研究[D]. 张金荣.辽宁师范大学 2011

硕士论文
[1]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随迁子女人际交往能力提升的实务研究[D]. 袁丽林.井冈山大学 2017
[2]西部农村留守儿童社会适应能力研究[D]. 张炼.南京理工大学 2014
[3]社会工作介入农民工随迁子女教育问题的实务探索[D]. 王娜.郑州大学 2013
[4]小组工作方法在打工子弟中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中的应用与探讨[D]. 林康寒.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3
[5]社会工作在外来工子弟学校推广的模式探索[D]. 张军.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2
[6]专业社会工作介入对打工子弟城市融入影响研究[D]. 邢秀娟.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12
[7]增权理论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打工子弟成长过程研究[D]. 吴夏麒.首都师范大学 2011
[8]对体育游戏促进打工子弟学校小学生社会适应的实验研究[D]. 谢晨.北京体育大学 2009
[9]进城农民工子女城市适应状况调查[D]. 朱丽娜.华中师范大学 2008
[10]青少年人际交往自我效能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逊.西南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7313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313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9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