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台湾社区营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及其教训

发布时间:2023-03-03 20:05
  我国的地方政府推行社区营造模式(简称"社造")难以持续的教训通常被归因为环境差异或本土化运作偏差。本研究通过"国家—社会"关系视角分析台湾省的社造政策实践过程,发现台湾地区社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是大陆社造困境的前置根源。社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过程表现为:台湾当局"主动嫁接"联合国社区发展计划,置换社造的公共精神,由上而下主导实践过程;民间"创造性回应",在公民权利、文化与环境等多方面自下而上地争取社会空间,公共精神得以浮现;台湾当局则通过密集制度化由上而下统合民间社造力量,并进一步通过"辅导型治理",通过人才培育、资金分配等方式进一步精细吸纳、调控,导致社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而大陆"选择性复制"的社造本土化策略,使得公共精神空心化随之"迁移"而来。这种公共精神的先天不足与政府购买社会服务的项目化运作,共同造就了社造难以持续的困局。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与分析思路
三、政策实践与台湾社区营造的公共精神空心化
    (一)置换公共精神
    (二)公共精神浮现
    (三)公共精神衰退
    (四)公共精神边缘化
四、大陆移植台湾社造应汲取的教训
五、结论与讨论



本文编号:37530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7530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aa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