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网络空间中青年一代的憎恶文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5-07 05:07
网络公共领域被大众化之前,憎恶是由历史中对少数人群的偏见演变而成的,是一种具有“歧视、排斥”性质的。相比而言,当今在网络空间憎恶行为成为一种文化,符合网络互动的特征,其动机和对象具有‘他者化’特征、注意力经济性、攻击性等的特征。本文以网络互动特征以及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理论为工具,运用在线新闻数据分析服务Big Kines的形态素分析法、以及通过对20多岁的青年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探讨对韩国网络亚文化状态做了深入的社会人类学分析。研究发现,当今时代的女性优待政策与过去女性人权得不到保障的时代背景相背离,男女之间的意见差异,即社会价值观的变化为憎恶文化提供了土壤。而将就业难与不断在竞争中被淘汰等现象归于社会系统问题,各社会阶层间形成对立,憎恶文化的形成与扩散提供了机会。特别是以“日佳”等极端主义网站的登场为起点,憎恶的对象逐渐扩散为针对女性,随着女性镜像网站和女权主义的出现,相互间的矛盾加深,之后发生的憎恶性犯罪不仅在网上还引起了整个社会及青年层对憎恶的恐惧心理。另一方面,大多数青年人认为区分在线-线下憎恶文化行为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对憎恶经验的调查显示,在线下产生的憎恶感不能像网上那样...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憎恶定义的研究
1.2.2 关于憎恶特性的研究
1.2.2.1 憎恶的危害性
1.2.2.2 憎恶的他者化
1.2.2.3 憎恶回帖
1.2.3 关于网络互动的研究
1.2.4 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
1.2.5 关于网络憎恶文化的研究
第2章 研究方案
2.1 相关理论
2.1.1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
2.1.2 马克斯·范梅南的四体系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案例分析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深度访谈法
2.3 研究内容
第3章 调查结果分析
3.1 韩国憎恶关键词的变化
3.2 线上获取信息及接触憎恶途径
3.3 接触的憎恶类型与使用经验
3.4 憎恶表现受害程度认识以及对憎恶原因的想法
第4章 韩国青年一代对憎恶文化的认识及态度
4.1 青年一代对憎恶文化的认识
4.1.1 青年一代眼里中的憎恶的开始
4.1.2 青年一代眼里中的憎恶的形态
4.2 青年一代接受憎恶文化的态度
4.2.1 乐队花车效应(Band wagon effect)
4.2.2 网络憎恶的逻辑及“统计性歧视”
4.3“憎恶文化”的展望与正确的“公共领域”构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10334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1.1 课题来源及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憎恶定义的研究
1.2.2 关于憎恶特性的研究
1.2.2.1 憎恶的危害性
1.2.2.2 憎恶的他者化
1.2.2.3 憎恶回帖
1.2.3 关于网络互动的研究
1.2.4 关于公共领域的研究
1.2.5 关于网络憎恶文化的研究
第2章 研究方案
2.1 相关理论
2.1.1 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
2.1.2 马克斯·范梅南的四体系理论
2.2 研究方法
2.2.1 案例分析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深度访谈法
2.3 研究内容
第3章 调查结果分析
3.1 韩国憎恶关键词的变化
3.2 线上获取信息及接触憎恶途径
3.3 接触的憎恶类型与使用经验
3.4 憎恶表现受害程度认识以及对憎恶原因的想法
第4章 韩国青年一代对憎恶文化的认识及态度
4.1 青年一代对憎恶文化的认识
4.1.1 青年一代眼里中的憎恶的开始
4.1.2 青年一代眼里中的憎恶的形态
4.2 青年一代接受憎恶文化的态度
4.2.1 乐队花车效应(Band wagon effect)
4.2.2 网络憎恶的逻辑及“统计性歧视”
4.3“憎恶文化”的展望与正确的“公共领域”构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8103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8103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