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婚还是不婚:婚姻传统与个人选择
发布时间:2024-03-20 02:07
中国的初婚年龄不断推迟,但终身未婚率目前仍然很低,具有晚婚普婚的特点,与欧洲婚姻模式中终身未婚率高的特点明显不同。中国社会重视家庭中的代际义务关系,相关社会政策尽力维护婚姻收益的专属性和排他性,这些都强化了婚姻价值,有利于维系普婚模式。但现代社会中,社会流动加剧,人们的价值观更加多元,特别是消费主义思想对年轻人影响很大,对传统婚姻、家庭、生育观念造成较大冲击,影响到人们对生活方式的选择,这导致人们做出不婚选择的风险加大。随着经济进入减速转型时期,个人在婚姻市场找到合意配偶的难度加大,更有可能选择不婚。分析预测中国婚姻模式的变化趋势,必须理解个人婚姻决策的过程,特别是普婚模式和不婚模式下决策的差异。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本文编号:3932792
【文章页数】:14 页
【部分图文】:
图11970年以来日本女性平均初婚年龄和45~49岁未婚率的变化
在不婚模式成为事实之前能否看到一些征兆呢?同样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日本和韩国的经历或许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两国都先后经历了婚龄推迟的过程,陆续进入婚龄的出生队列初婚年龄不断升高,最终引起了终身未婚率的急升。从图1中可以看到,日本1970年女性平均初婚年龄为24.2岁,45~49岁女性未....
本文编号:3932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393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