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储蓄、信心与慈善捐赠——基于CFPS(2016)的实证检验
发布时间:2024-11-22 16:12
在追求精神享受的利他动机和追求社会地位并以此牟利的利己动机的共同推动下,拥有储蓄存款的家庭会倾向于更多地进行慈善捐赠,因此家庭储蓄的增加可能会刺激更多的捐赠行为。对此,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6年的数据,运用工具变量法,实证检验了家庭储蓄存款对捐赠情况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储蓄存款会促进家庭捐赠,这一效应在家庭规模较大的党员家庭样本中更加显著。同时,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在储蓄存款促进家庭捐赠的过程中,对未来的信心程度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假设
(一)储蓄存款与家庭捐赠
(二)储蓄存款影响家庭捐赠的异质性
(三)家庭储蓄存款、对未来信心与捐赠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与变量
1. 被解释变量。
2. 解释变量。
3. 控制变量。
(三)内生性分析
(四)中介效应模型设定
(五)描述性统计
四、研究发现
(一)回归检验
1. 储蓄存款对家庭捐赠的影响。
2. 工具变量的检验结果。
(二)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1. 家庭规模差异、储蓄存款与家庭捐赠。
2. 党员身份差异、储蓄存款与家庭捐赠。
五、稳健性检验
六、影响机制检验
七、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本文编号:4012465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引言
二、研究假设
(一)储蓄存款与家庭捐赠
(二)储蓄存款影响家庭捐赠的异质性
(三)家庭储蓄存款、对未来信心与捐赠
三、研究设计
(一)模型设定
(二)数据与变量
1. 被解释变量。
2. 解释变量。
3. 控制变量。
(三)内生性分析
(四)中介效应模型设定
(五)描述性统计
四、研究发现
(一)回归检验
1. 储蓄存款对家庭捐赠的影响。
2. 工具变量的检验结果。
(二)异质性的调节作用
1. 家庭规模差异、储蓄存款与家庭捐赠。
2. 党员身份差异、储蓄存款与家庭捐赠。
五、稳健性检验
六、影响机制检验
七、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二)政策建议
本文编号:401246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4012465.html
上一篇:雷洁琼的社会工作思想及实践研究(1924-1941)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