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社会学论文 >

逃离与回归:个体化视角下青年间隔年旅行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14 15:12

  本文关键词:逃离与回归:个体化视角下青年间隔年旅行现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间隔年 个体化 生活政治 旅行


【摘要】:近年来,关于我国青年人“辞职去旅行”、“行走间隔年”的新闻报道层出不穷,一些青年人选择辞职、休学等方式出门旅行,还有许多青年人对间隔年旅行心生向往,间隔年一词也渐渐被国人知晓并逐步接受。然而国内学术界对间隔年现象的敏感度远远落后于它的实际发展速度。国外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便已密切关注间隔年现象,从教育学、社会学、人类学、旅游学等学科角度研究间隔年现象。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我国青年人的间隔年旅行现象,通过参与观察、深度访谈以及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间隔年实践者群体进行社会学研究。以个体化理论为视角,对国内的间隔年实践者群体进行研究,分析间隔年实践者群体的个体化过程,总结间隔年文化的特质和内涵,并对个体的生活政治和风险社会进行思考。本文的框架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和研究的意义,对比梳理国内外关于间隔年旅行和背包客的研究成果,并对个体化理论和间隔年等相关概念进行解释。第二章是研究的铺垫部分,通过文献的梳理和笔者的实证材料,归纳总结我国间隔年现象的生成背景。第三、四、五章是本研究的主体部分,以个体化理论为指导框架,论述了间隔年旅行的三阶段过程与个体化过程的对应关系。“脱嵌”作为个体化的第一个阶段,对应到间隔年旅行中的“出发”,是个体生活政治的一种表现。接着,“在路上”的旅行过程对应个体化的“过渡”阶段,个体在这个过程中展现去传统化的特点。最后,间隔年结束后的“回归”可以被理解为一种仪式过渡的结束,个体“再嵌入”到新的结构和群体中,完成了个体化过程。第六章是本研究的结论部分,在前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出:我国青年人的间隔年旅行现象有着明显的个体化特征,是青年参与的一项生活政治,是对现实生活的抵抗和反叛;同时,间隔年旅行中也存在一定的需要自我承担的社会风险。
【关键词】:间隔年 个体化 生活政治 旅行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C913.5
【目录】:
  • 摘要6-7
  • Abstract7-11
  • 一、绪论11-28
  • (一) 选题缘由11
  • (二) 研究意义11-13
  •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13-23
  • (四) 研究视角23-25
  • (五) 核心概念界定25-26
  • (六) 研究方法26-28
  • 二、个体的崛起:中国语境下的间隔年生成环境28-34
  • (一) 中国社会流动性的增加28-30
  • (二) 间隔年的中国本土化30-31
  • (三) 互联网的大规模兴起31-32
  • (四) 青年群体的迷茫现状32-34
  • 三、脱嵌:作为生活政治的间隔年旅行34-48
  • (一) 间隔年实践者的基本特征35-37
  • (二) 间隔年是对现实处境的抵抗37-42
  • 1、抵抗压抑的都市生活38-39
  • 2、抵抗传统方式的旅游39-40
  • 3、抵抗主流文化的霸权40-42
  • (三) 对生命体验的探索42-45
  • 1、探索自然美景43
  • 2、寻求社会交往43-44
  • 3、参与义工服务44-45
  • (四) 对真实自我的追寻45-48
  • 四、过渡阶段:间隔年旅行的去传统化48-59
  • (一) 个性化地从众48-51
  • 1、旅行线路的选择48-49
  • 2、对“穷游”的追求49-50
  • 3、精神消费的趋同50-51
  • (二) 间隔年的外部强化51-55
  • 1、大众传媒的助推51-52
  • 2、虚拟空间的聚合52-54
  • 3、他人的鼓励54-55
  • (三) 公众对间隔年的质疑55-59
  • 1、逃避还是漂泊?55-56
  • 2、表演做秀式的间隔年56-57
  • 3、不可预测的危险57-59
  • 五、再入嵌:间隔年旅行的仪式化59-70
  • (一) 作为过渡仪式的间隔年59-63
  • 1、间隔年的“三段论”结构60
  • 2、接受考验的地位提升仪式60-61
  • 3、现代意义的成人礼61-63
  • (二) 或喜或忧的结果63-66
  • 1、从容适应角色转变63-64
  • 2、无法适应新生活64-65
  • 3、继续在路上65-66
  • (三) “后间隔年”时期的特征66-70
  • 1、个人生涯模式的制度化66-67
  • 2、自我承担的风险人生67-68
  • 3、间隔年精神的延续68-70
  • 第六章 结论70-76
  • (一) 逃离与回归:中国青年间隔年旅行的特征70-72
  • 1、中国青年的间隔年旅行是社会个体化的缩影70-71
  • 2、间隔年旅行是青年参与的一项生活政治71
  • 3、间隔年旅行是当代青年的成年标志之一71-72
  • (二) 间隔年旅行:中国青年的个体化之路72-76
  • 1、西欧个体化命题的中国本土化72-73
  • 2、间隔年旅行是中国青年的个体化方式73-76
  • 参考文献76-79
  • 附录1:受访者基本资料79-81
  • 附录2:访谈提纲81-82
  • 致谢8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庾虎;;全球化中的四种冲突情境及效能[J];社会科学家;2014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晓隆;逃离与回归:个体化视角下青年间隔年旅行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5415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shgj/5415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abf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